诗家三昧
| 拼音 | shī jiā sān mèi | 
| 释义 | 指作诗的诀窍。 | 
| 出处 |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诗的成语16条
| 诗肠鼓吹 | 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 
| 诗家三昧 | 指作诗的诀窍。 | 
| 诗酒风流 |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 诗酒朋侪 | 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 
| 诗礼传家 | 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 
第二个字是家的成语98条
| 宜家宜室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 
| 阿家阿翁 | 阿:名词的前缀。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 
| 挨家挨户 | 每家每户,户户不漏。挨,依次,顺次。 | 
| 安家乐业 |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 安家立业 | 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129条
| 几次三番 | 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 
| 八难三灾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 白璧三献 |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 半夜三更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 
| 避军三舍 |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第四个字是昧的成语10条
| 不揣冒昧 | 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 不弃草昧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 此中三昧 |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 
| 得其三昧 |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 
| 兼弱攻昧 |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 
第一个字是昧的成语5条
| 昧旦晨兴 | 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 
| 昧地瞒天 |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 
| 昧地谩天 |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 
| 昧己瞒心 |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 
| 昧死以闻 |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第一个字发音是mei的成语61条
| 没查没利 | 指言语不实。 | 
| 眉飞色舞 | 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 
| 梅妻鹤子 |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 
| 媒妁之言 |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 
| 每饭不忘 | 指时刻不忘。 | 
| 美不胜收 |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 
| 昧旦晨兴 | 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 
| 袂云汗雨 | 形容行人之多。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373620130.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