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途老马
| 拼音 | shí tú lǎo mǎ | 
| 释义 | 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 
| 出处 |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 示例 | 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慢慢地来指拨你罢!★茅盾《子夜》四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识的成语17条
| 识二五而不知十 |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 
| 识变从宜 | 指认识事物的变化,灵活地处理问题。 | 
| 识才尊贤 |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 
| 识礼知书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 
| 识明智审 |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 
第二个字是途的成语15条
| 半途而废 |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 
| 长途跋涉 |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 
| 改途易辙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 假途灭虢 |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 迷途知反 |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 
第三个字是老的成语31条
| 斫轮老手 |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 
| 饱飨老拳 |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 
| 饱以老拳 |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 
| 波澜老成 |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 不知老之将至 |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 
第四个字是马的成语116条
| 仅容旋马 | 指住宅地方狭小。 |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 北叟失马 |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 弊车羸马 | 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第一个字是马的成语55条
| 马勃牛溲 |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 马浡牛溲 |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 
| 马不解鞍 |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 
| 马不停蹄 |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 
| 马尘不及 |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 
| 马迟枚疾 | 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 
| 马齿徒长 | 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 
| 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 马到成功 |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 马到功成 |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 
第一个字发音是ma的成语68条
| 麻痹不仁 |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 马勃牛溲 |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 蚂蚁缘槐 | 缘:沿,顺着。蚂蚁沿着槐树上下爬。比喻自以为了不起。 | 
| 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 枚速马工 |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 
| 俛首帖耳 | 驯服恭顺的样子。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40402030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