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之病
| 拼音 | shuāng lù zhī bìng |
| 释义 |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
| 出处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霜的成语8条
| 霜凋夏绿 |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霜露之病 |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
| 霜露之辰 | 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
| 霜露之感 |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
第二个字是露的成语32条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
| 不露锋芒 |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 不露锋铓 | 比喻才干不外露。 |
| 不露圭角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 不露神色 | 内心活动不在脸上流露,以防别人察觉。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病的成语9条
| 多愁多病 |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 |
| 多愁善病 |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同“多愁多病”。 |
| 积劳成病 |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 切中时病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
第一个字是病的成语14条
| 病病歪歪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 病从口入 |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 病骨支离 |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
| 病国殃民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
| 病急乱投医 |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 病民蛊国 |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 病民害国 |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
| 病魔缠身 | 指长期患病。 |
| 病染膏肓 |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
| 病入膏肓 |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第一个字发音是bing的成语137条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
| 兵败如山倒 |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
| 掤扒吊拷 | 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
| 秉笔直书 | 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 炳炳烺烺 |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
| 禀性难移 | 本性难以改变。 |
| 并存不悖 |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
| 病病歪歪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 屏气敛息 | 屏:闭住;敛:收住。闭住气,收住呼吸。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50622092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