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乡入乡
| 拼音 | suí xiāng rù xiāng | 
| 释义 |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 
| 出处 | 《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宋·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旦复随乡便入乡。” | 
| 示例 | “~”,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连动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随的成语47条
| 随波逐尘 | 犹言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 
| 随波逐浪 | ①颠沛的样子。②谓同行同止。③随着波浪飘荡。④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 | 
| 随波逐流 |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 
| 随才器使 | 根据长处,安排适当的工作。 | 
| 随车甘雨 | 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 
第二个字是乡的成语22条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还乡昼锦 | 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 
| 近乡情怯 |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 
| 离乡背井 |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 
| 离乡背土 |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 
第三个字是入的成语83条
| 把臂入林 |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 白鱼入舟 |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 半截入土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 避井入坎 | 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同“避坑落井”。 | 
| 避阱入坑 | 指避过了井,又掉进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异“穽”。 | 
第四个字是乡的成语10条
| 背井离乡 |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 
| 告老还乡 |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 
| 客死他乡 |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 
| 流落他乡 | 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 
| 冥漠之乡 | 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 
第一个字是乡的成语3条
| 乡利倍义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 乡书难寄 |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 
| 乡壁虚造 | 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 
第一个字发音是xiang的成语132条
| 降妖捉怪 | 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捉拿鬼怪。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 | 
| 乡利倍义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 相机而动 |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 详情度理 |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 
| 祥风时雨 |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 
| 享帚自珍 | 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 响彻云表 |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 
| 想当然 |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 
| 向壁虚构 | 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 | 
| 巷尾街头 | 指大街小巷。 | 
| 项背相望 |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 
| 象齿焚身 |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 
| 像模像样 | 形容着重或隆重的样子。 | 
| 橡饭菁羹 |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57152132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