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伏腊
| 拼音 | suì shí fú là | 
| 释义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 
| 出处 | 《旧唐书·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岁的成语18条
| 岁比不登 |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 
| 岁丰年稔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岁寒松柏 |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 
| 岁寒知松柏 |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第二个字是时的成语79条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 安时处顺 |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 
| 不时之须 |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 
| 不时之需 | 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 
| 乘时乘势 |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 
第三个字是伏的成语7条
| 河出伏流 |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 
| 阑风伏雨 |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 
| 老骥伏枥 |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 
| 潜龙伏虎 |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 
| 岁时伏腊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 
第一个字是腊的成语1条
| 腊尽春回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 
第一个字发音是la的成语11条
| 拉捭摧藏 |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 
| 腊尽春回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57472134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