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愧
| 拼音 | tián bù zhī kuì | 
| 释义 |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 
| 出处 | 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 
| 示例 | |
| 年代 | 近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贬义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恬的成语11条
| 恬不为怪 | 恬:安然;为:认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 
| 恬不为意 | 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 
| 恬不知耻 |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 恬不知怪 | 指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 
| 恬不知愧 |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503条
| 词不达意 |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计不旋踵 |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 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 
| 密不通风 | 密:严密。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 
第三个字是知的成语93条
| 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 鲍子知我 |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 草木知威 |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第四个字是愧的成语7条
| 当之无愧 |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 
| 当之有愧 | 当:承受;愧:惭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与事实不相符,感到惭愧。常作自谦之词。 | 
| 俯仰无愧 |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 
| 扪心无愧 |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 恬不知愧 |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 
第一个字是愧的成语3条
| 愧不敢当 |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 
| 愧悔无地 | 羞愧懊悔得无地自容。 | 
| 愧天怍人 |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 
第一个字发音是kui的成语23条
| 亏心短行 |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 
| 岿然不动 |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 
| 窥豹一斑 |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 揆理度情 |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 
| 葵藿倾阳 |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 
| 魁梧奇伟 | 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 
| 跬步千里 | 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 愧不敢当 |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 
| 溃兵游勇 | 指逃散的士兵。 | 
| 馈贫之粮 | 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68312202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