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补过
| 拼音 | tuì sī bǔ guò | 
| 释义 |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 
| 示例 | 故必进思尽忠。~,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连动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退的成语10条
| 退步抽身 | 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 
| 退避三舍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 退藏于密 |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 退旅进旅 | 指一起进退。 | 
| 退让贤路 |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第二个字是思的成语47条
| 哀思如潮 |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 百思不得其解 |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 百思不解 |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 百思莫解 | 百思:百般思索。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 | 
| 朝思暮想 |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 
第三个字是补的成语35条
| 裁长补短 | 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 
| 拆东补西 |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 
| 拆西补东 | 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同“拆东补西”。 | 
| 得不补失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 
| 断长补短 |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 
第四个字是过的成语27条
| 闭阁思过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 
| 闭合思过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 
| 闭门思过 |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 耻言人过 |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 
| 代人受过 |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 
第一个字是过的成语29条
| 过从甚密 | 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 | 
| 过都历块 | 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指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 过府冲州 |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 
| 过河拆桥 |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 
| 过河卒子 |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 
| 过化存神 | 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 
| 过江之鲫 |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 
| 过街老鼠 |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 
| 过路财神 | 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 
第一个字发音是guo的成语60条
| 国步艰难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 果不其然 |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 
| 裹粮坐甲 |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 
| 过从甚密 | 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77012257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