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偃文修
| 拼音 | wǔ yǎn wén xiū |
| 释义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 出处 | 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武的成语7条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 武昌剩竹 |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 武断乡曲 |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
| 武断专横 |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
| 武爵武任 |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
第二个字是偃的成语4条
| 草偃风从 |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
| 草偃风行 |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
| 起偃为竖 |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
| 武偃文修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第三个字是文的成语35条
| 百代文宗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 班马文章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
| 被发文身 |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 不立文字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第四个字是修的成语10条
| 福慧双修 | 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现指有福气又聪敏。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 日省月修 |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
| 束身自修 | 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 帏箔不修 | 家门淫乱的讳语。同“帏薄不修”。 |
第一个字是修的成语12条
| 修辞立诚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 修短随化 | 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
| 修旧利废 |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
| 修旧起废 |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
| 修鳞养爪 | 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 修齐治平 |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 修桥补路 |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
| 修身洁行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 修饰边幅 |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 修文偃武 |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
第一个字发音是xiu的成语57条
| 宿水飡风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同“宿水餐风”。 |
| 休兵罢战 |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
| 修辞立诚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 羞花闭月 |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
| 脩辞立诚 |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 朽戈钝甲 | 比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 绣虎雕龙 |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
| 袖手旁观 |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96582381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