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理阴阳
| 拼音 | xiè lǐ yīn yáng |
| 释义 |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
| 出处 | 《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
| 示例 | 则道你~,却惜玉怜香。★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动宾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30条
| 待理不理 |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 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 据理力争 | 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
| 揆理度情 |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
| 揆理度势 |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
第三个字是阴的成语7条
| 颠倒阴阳 | 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 调和阴阳 | 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
| 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 旁摇阴煽 | 指到处暗中煽动。 |
| 燮理阴阳 |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
第四个字是阳的成语14条
| 不阴不阳 | 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
| 丹凤朝阳 | 比喻贤才逢明时。 |
| 颠倒阴阳 | 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 调和阴阳 | 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
| 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第一个字是阳的成语7条
| 阳春白雪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阳春有脚 | 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
| 阳奉阴违 |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
| 阳关大道 |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
| 阳关三迭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
| 阳解阴毒 | 指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
| 阳煦山立 |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
第一个字发音是yang的成语120条
| 泱泱大风 |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
| 殃及池鱼 |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
| 鞅鞅不乐 | 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 |
| 扬长避短 | 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
| 羊肠九曲 |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
| 阳春白雪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杨穿三叶 | 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
| 佯风诈冒 | 犹言装疯卖傻。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
| 洋为中用 | 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
| 仰不愧天 | 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
| 养痈成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 怏怏不乐 | 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088824604.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