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颠语倒
| 拼音 | yán diān yǔ dǎo |
| 释义 | 说话颠三倒四。 |
| 出处 | 《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言的成语119条
| 言气卑弱 | 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
| 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 言必有据 | 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
| 言必有物 |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 言必有中 |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
第二个字是颠的成语9条
| 颠颠倒倒 |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
| 扶颠持危 |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
| 狗颠屁股 | 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 魂颠梦倒 | 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
| 鸾颠凤倒 | 指男女欢合。 |
第三个字是语的成语6条
| 出处语默 | 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
| 夏虫语冰 |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 言颠语倒 | 说话颠三倒四。 |
| 言高语低 |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 言来语去 |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
第四个字是倒的成语32条
| 阿平绝倒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 白黑颠倒 |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
| 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 不识起倒 | 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
| 不知颠倒 | 犹言不明事理。 |
第一个字是倒的成语33条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 倒背如流 |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
| 倒绷孩儿 |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 倒打一耙 |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
| 倒打一瓦 | 犹言倒打一耙。 |
| 倒果为因 | 果:结果;因:原因。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倒屣相迎 |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
| 倒行逆施 |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
第一个字发音是dao的成语147条
|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
| 导以取保 | 劝诱犯人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
| 岛瘦郊寒 | 岛、郊:指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贾岛、孟郊的诗中多凄苦哀婉之词,故以此指他们的诗歌和风格。亦形容与贾孟相类似诗文的风格与意 |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 捣虚批吭 |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同“批亢捣虚”。 |
| 蹈常习故 | 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
| 悼心失图 | 悼:悲伤;图:谋划。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
| 盗铃掩耳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 道合志同 |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22792552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