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葫芦
| 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 释义 | 捂着嘴笑。 |
| 出处 |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掩的成语22条
| 掩鼻而过 |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
| 掩鼻偷香 | 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 掩恶扬美 |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
| 掩恶扬善 |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
| 掩耳盗铃 |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159条
| 矢口抵赖 | 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 碍口识羞 |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
| 百口莫辩 |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 百口难分 |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
第三个字是葫的成语3条
| 打闷葫芦 |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
| 掩口葫芦 | 捂着嘴笑。 |
| 依样葫芦 |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
第四个字是芦的成语3条
| 打闷葫芦 |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
| 掩口葫芦 | 捂着嘴笑。 |
| 依样葫芦 |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
第一个字发音是lu的成语78条
| 露才扬己 | 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 庐山面目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 炉火纯青 | 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
| 卤莽灭裂 |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
| 鲁殿灵光 |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
| 陆海潘江 | 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
| 鹿车共挽 |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 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
| 路不拾遗 |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 戮力齐心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
| 鹭朋鸥侣 | 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251625689.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