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坏以遁
| 拼音 | záo pī yǐ dùn |
| 释义 | 指隐居不仕。 |
| 出处 |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 示例 | |
| 年代 | |
| 用法 | |
| 结构 | |
| 词性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凿的成语15条
| 凿壁偷光 |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
| 凿骨捣髓 | 形容十分刻毒。 |
| 凿龟数策 |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 凿坏而遁 | 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
| 凿坏以遁 | 指隐居不仕。 |
第二个字是坏的成语5条
| 礼坏乐崩 |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 木坏山颓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
| 凿坏而遁 | 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
| 凿坏以遁 | 指隐居不仕。 |
| 自坏长城 |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
第三个字是以的成语59条
| 爱人以德 | 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
| 不随以止 |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
| 残民以逞 | 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残害人民,来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称心如意。 |
| 长此以往 | 长期这样下去。 |
| 嗤之以鼻 |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
第四个字是遁的成语7条
| 高飞远遁 |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
| 望风而遁 | 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
| 闻风远遁 | 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
| 凿坏而遁 | 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
| 凿坏以遁 | 指隐居不仕。 |
第一个字是遁的成语27条
| 遁迹藏名 | 犹言隐居不出。 |
| 遁迹方外 |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
| 遁迹黄冠 | 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 遁迹空门 | 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同“遁入空门”。 |
| 遁迹匿影 | 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 遁迹潜形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 遁迹桑门 | 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
| 遁迹销声 | 指隐居不出。 |
| 遁名改作 |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
| 遁名匿迹 |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
第一个字发音是dun的成语50条
| 敦本务实 |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 钝口拙腮 |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 遁迹藏名 | 犹言隐居不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69422888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