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
| 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
| 释义 |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
| 示例 | 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危地马拉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知的成语49条
|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 知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 知彼知己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 知地知天 |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
| 知恩报德 |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
第二个字是难的成语43条
| 碍难从命 |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 八难三灾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 避难就易 | 就:凑近,靠近。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 |
| 避难趋易 |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
| 大难不死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330条
| 见机而行 | 见机:看时机,看情况。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
| 竭泽而渔 |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
| 倾耳而听 |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
| 投传而去 |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
| 爱博而情不专 |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
第四个字是退的成语13条
| 不进则退 | 不前进就要后退。 |
| 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 出处进退 | 指出仕或隐退。 |
| 寸进尺退 |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
| 功成身退 |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
第一个字是退的成语10条
| 退步抽身 | 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
| 退避三舍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 退藏于密 |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 退旅进旅 | 指一起进退。 |
| 退让贤路 |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 退如山移 |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
| 退食从容 |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
| 退食自公 | 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 退思补过 |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
| 退有后言 |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
第一个字发音是tui的成语49条
| 推本溯源 |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
| 颓垣败壁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 退步抽身 | 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
| 蜕化变质 | 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
| 褪后趋前 | 形容前前后后向人献殷勤。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77142945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