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 拼音 | zhī zú cháng lè | 
| 释义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 
| 出处 | 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 示例 |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看透了老哈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知的成语49条
|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 知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 知彼知己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 知地知天 |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 
| 知恩报德 |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 
第二个字是足的成语97条
| 碍足碍手 |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 百足不僵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 百足之虫 |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 
|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第三个字是常的成语16条
| 兵无常势 |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 兵无常形 |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 不法常可 |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 打破常规 |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 
| 法轮常转 | 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无边,普济众生。 | 
第四个字是乐的成语33条
| 安身为乐 |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 不改其乐 |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 惨然不乐 | 表情凄楚的样子。 | 
| 朝欢暮乐 | 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 
| 吃喝玩乐 | 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 
第一个字是乐的成语48条
| 乐不极盘 |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 
| 乐不可极 | 享乐不可过分。 | 
| 乐不可言 | 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 
| 乐不可支 | 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 
| 乐不思蜀 |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 
| 乐昌分镜 | 比喻夫妻分离。 | 
| 乐昌破镜 | 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 
| 乐昌之镜 | 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 
| 乐成人美 |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 
| 乐此不倦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第一个字发音是le的成语48条
| 乐不极盘 |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77532948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