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劳顿
| 拼音 | zhōu chē láo dùn | 
| 释义 |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 
| 出处 | 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 
| 示例 | 等回到保定,因为~,公事又多,曾国藩的眼疾,越发重了,而岁尾年头,不如意的事,纷至沓来。★高阳《慈禧全传》第二部二七 | 
| 年代 | |
| 用法 | |
| 结构 | |
| 词性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舟的成语3条
| 舟车劳顿 |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 
| 舟水之喻 |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 
| 舟中敌国 |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第二个字是车的成语51条
| 安车蒲轮 |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 弊车羸马 | 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 兵车之会 |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 
| 乘车戴笠 | 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 大车以载 |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 
第三个字是劳的成语13条
| 鞍马劳顿 | 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 
| 鞍马劳倦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 鞍马劳困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 鞍马劳神 |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 案牍劳形 |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 
第四个字是顿的成语3条
| 鞍马劳顿 | 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 
| 流离颠顿 |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 
| 舟车劳顿 |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 
第一个字是顿的成语16条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 顿腹之言 | 犹言肺腑之言。 | 
| 顿纲振纪 |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 顿脚捶胸 |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 
| 顿开茅塞 |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顿口无言 |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 
| 顿口拙腮 |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 
| 顿首再拜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 
| 顿学累功 |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 
| 顿足不前 | 停顿下来不前进。 | 
第一个字发音是dun的成语50条
| 敦本务实 |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 钝口拙腮 |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 遁迹藏名 | 犹言隐居不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84012997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