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点头
| 拼音 | zhū yī diǎn tóu | 
| 释义 |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 
| 出处 |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主谓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朱的成语24条
| 朱陈之好 |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 
| 朱唇粉面 |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 
| 朱唇皓齿 | 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 
| 朱唇玉面 | 指美女。 | 
| 朱轓皁盖 |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 
第二个字是衣的成语97条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 白衣苍狗 |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 白衣公卿 |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 白衣卿相 |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 白衣秀士 |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 
第三个字是点的成语21条
| 裁红点翠 | 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 
| 洪炉点雪 |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 画龙点睛 |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 脚不点地 | 点:脚尖着地。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 
| 龙门点额 | 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 
第四个字是头的成语63条
| 百尺竿头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 百丈竿头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 摆尾摇头 |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第一个字是头的成语41条
| 头会箕敛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 头出头没 | 比喻追随世俗。 | 
| 头高头低 |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 
| 头会箕赋 | 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指赋税苛刻繁重。同“头会箕敛”。 | 
| 头昏目眩 |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同“头昏目晕”。 | 
| 头昏目晕 | 犹言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 
| 头昏脑闷 | 犹言头昏脑胀。 | 
| 头昏脑眩 | 头部昏晕,脑子发胀。 | 
| 头昏脑胀 | 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 | 
| 头昏眼暗 | 犹言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 
第一个字发音是tou的成语97条
| 偷安旦夕 |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 头会箕敛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 投传而去 |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 
| 透骨酸心 | 形容极度伤心。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84863003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