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舍
| 拼音 | zhú lí máo shè | 
| 释义 |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 出处 |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 
| 示例 |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自甘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竹的成语8条
| 竹柏异心 |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 
| 竹苞松茂 |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 
| 竹报平安 | 比喻平安家信。 | 
| 竹篮打水 |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 竹篱茅舍 |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第三个字是茅的成语7条
| 波流茅靡 |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 
| 顿开茅塞 |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三顾茅庐 |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 土阶茅茨 | 比喻住房简陋。同“土阶茅屋”。 | 
第四个字是舍的成语31条
| 白云亲舍 |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 
| 避军三舍 |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 避君三舍 |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 打家劫舍 | 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 
| 打家截舍 | 指到人家里抢夺财物。同“打家劫舍”。 | 
第一个字是舍的成语21条
| 舍己救人 |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 
| 舍本求末 |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 舍本逐末 |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 舍策追羊 |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 舍短取长 |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 舍己从人 |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 舍己就人 | 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 舍己为公 |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 舍己为人 |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 
第一个字发音是she的成语58条
| 舌敝唇焦 | 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 
|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 
| 舍己救人 |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 
| 设身处地 |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 
| 社威擅势 | 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 射利沽名 | 谋取财利和名誉。 | 
| 涉笔成趣 | 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 
| 赦过宥罪 |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 
| 摄魄钩魂 |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 
| 歙漆阿胶 | 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85953011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