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尘不染
| 拼音 | xiān chén bù rǎn | 
| 释义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 出处 |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主谓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纤的成语5条
| 纤介之祸 | 形容很轻的灾害。 | 
| 纤介之失 | 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 | 
| 纤芥之疾 |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 
| 纤悉无遗 |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 
| 纤尘不染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第二个字是尘的成语38条
| 边尘不惊 | 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 
| 超尘拔俗 | 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 
| 超尘出俗 | 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 
| 车尘马迹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 车尘马足 | 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1265条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 皇皇不可终日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 
| 内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第四个字是染的成语15条
| 出尘不染 |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 
| 恶尘无染 | 指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 
| 耳濡目染 |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 烘托渲染 | 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 
| 六尘不染 | 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 
第一个字是染的成语11条
| 染苍染黄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 染风习俗 | 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 
| 染翰成章 | 指提笔成文。 | 
| 染旧作新 | 指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 
| 染蓝涅皂 | 指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 
| 染神刻骨 | 犹铭心刻骨。指感受深切。 | 
| 染神乱志 | 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 
| 染丝之变 | 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 
| 染须种齿 | 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 | 
| 染指垂涎 |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 
第一个字发音是ran的成语20条
| 然荻读书 |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 
| 燃糠自照 | 比喻勤奋好学。 | 
| 染苍染黄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96333093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