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空房名言 独守空房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独守空房的名言5条
唐·李端《闺情》。不忿:恼恨,嫌恶。鹊喜声:古人认为灵鹊报喜,鹊声是喜事的预报;又有“乾鹊噪,行人至”的说法。这两句大意是:黎明喜鹊的叫声,给长夜不寐的思妇带来了希望,她披衣跑到门前张望,却不见丈夫归来,于是她伤心懊恼,怨恨喜鹊捉弄她。这首诗全文是:“月落星稀尤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短短四句,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心境跃然纸上。~二句写出少妇愁苦、惊喜、失望、怨恨的感情变化,包容着丰富的情韵。李端对“灵鹊报喜”的民间传说作个翻案文章,说鹊声不准,引起人的“不忿”,这就为后世诗词开辟了一个新写法,如徐坤的《二郎神》[闷来弹鹊],不仅抱怨、迁怒于喜鹊,甚至想把喜鹊弹死。
唐朝诗人 李端 《闺情》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三。凫(fu扶):野鸭。别鹤;失去配偶的孤鹤。这两句大意是:宁愿作地上彼此相守的野鸭,不愿作空中高飞失偶的孤鹤。本诗旨在表现富贵家庭妇女爱情得不到满足时的愁怨。与其富贵而离居,独守空房,不如贫贱而团圆,恩恩爱爱。写作上采用“比”的手法,以鸭、鹤作喻,寄寓人生感慨,使主人公态度得以鲜明地表观。
南朝宋文学家 鲍照 《拟行路难》南朝·陈·江总《闺怨篇》。这两句大意是:好心的屏风有意遮掩逗人愁思的月光,无情的灯火却使闺房通明,照出了美人孤眠独宿的模样。此条写深闺怨思,意境清丽凄楚,情感婉曲含蓄,勾画出一幅美人深闺独卧图。写作上以拟人手法塑造出“屏风”、“灯火”两个各具风貌的形象,观察细腻,传情独特。屏风障月,似乎深知人意;灯火独照,更添一层孤独。诗句对仗工整,句法新颖,别有一番情韵。
南朝·陈文学家 江总 《闺怨篇》宋·秦观《蝶恋花》[晓日窥轩]。晓日:清晨刚刚升起的朝阳。轩:有窗户的小屋。这几句大意是:朝阳照在窗台上,双燕呢喃絮语,好像和屋内的佳人共同惋惜春色将尽。这几句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正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佳人倾诉惋惜春暮的情感。可用于描写燕语,也可用于表现惜春情绪。
北宋文学家 秦观 《蝶恋花》宋·罗与之《寄衣曲》其三。傥(tǎng淌):同“倘”,假如。这几句大意是:假如此身长远健在,岂敢恨你归来无期。只愿你驻守的边防,像我缝的寒衣一样严密。这是写征人妻子给征人寄寒衣时的复杂心理和良好祝愿。丈夫戍边没有归期,空闺独守的妻子心里有无限的怨恨,而她却说不敢有恨,因为她觉得即使“归无期”,只要“此身”“长在”,也还有一线渺茫的希望。这希望是她的精神支柱,比起身为国殇的战士的妻子们,自然不敢有恨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而不得已的心理状态。“但愿”二句是这位征人妻子的慷慨祝愿:她希望丈夫驻守的边防固若金汤,就像她千针万线缝制的寒衣一样厚实严密,这就是她最大的慰藉了。诗句用以退为进的笔法抒写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宋代诗人 罗与之 《寄衣曲》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3346458.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独守空房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