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名言 黄昏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黄昏的名言40条
唐·李商隐《乐游原》。这两句大意是: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是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怎奈黄昏接着临近了!这是赞美,是感慨,是遗憾,又有几分倒惆怅。丰富的情感内涵,使这两句诗成为具有哲理性的千古名句。后人常借用来说明自然规律的不可更移,比喻人的晚年虽然幸福美好,但好景毕竟已经不长;也有借其意境。把老年人再婚称作“黄昏恋”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暂时旺盛,但衰亡将接踵而来的局面或景象。
唐代诗人 李商隐 《乐游原》唐·杜甫《遣怀》。水静:水面平静的样子。楼阴:楼房的倒影。这两句大意是:水面平静无波,映出了楼阁垂直的倒影;边塞落日西斜,群山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原诗为杜甫流寓入蜀时经今甘肃一带所作,诗句显得暗淡沉寂,表现出作者较为凄凉的心境。可用于描写冬日黄昏景物,表达一种比较低沉的情绪。
唐代诗人 杜甫 《遣怀》宋·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这两句大意是:已是黄昏将临的时分,暮雨拍打着梨花,深深的庭院紧闭着重门。这是一首思妇怀人词。昏黄的天色,深闭的重门,造成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拍打着梨花的雨声,更透露出一般凄凉的意味,好像拍打在人的心上。作者通过这种环境描绘,深切地抒发了思妇的愁苦之情。整首词到此句结束,这种以景为情的结尾,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这两向可用以描摹压抑、沉寂的氛围,其以景达情的艺术手法更值得学习。
宋代文人 李重元 《忆王孙》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沦:沉没。西阿(ē婀):阿,大陵;西阿,即西山。素月:白色的皎月。这两句大意是:白日没入了西山,明月从东岭升起。这两句诗语言清新质朴,描绘出日月交替的自然景观。“白日”与“素月”、“沦”与“出”、“西阿”与“东岭”相对成文,自然妥贴。这是陶诗中倍受人们欣赏的名句,可用来描绘黄昏前后红日西沉,皓月东升的景色。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古时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为烽火。百尺楼:即置烽火的戍楼。海风秋:从青海湖上吹来带有寒意的秋风。这两句大意是:黄昏时独坐在城西高耸的烽火楼,青海湖上的阵阵秋风吹进了心头。本诗极写出征将士久戍思归的感情,原诗如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句写一名出征的士卒,在黄昏时独自坐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秋风飒飒,引起他无限的愁思,既是写景,又含抒情。在描写边塞生活,抒发思乡之情时均可使用。
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宋·朱淑真《蝶恋花》[楼外垂杨]。把酒:端起酒杯。潇潇:雨声。这两句大意是:举起酒杯送春归去,春没有言语,到黄昏时分,却潇潇地下开了雨。这首词的上阙用曲笔反映了女主人公留春不得的心绪,下阚进而直抒她依依送春的情怀。作者把酒送春,春却默默无语。在古诗词中,“无语”往往是伤心们表现,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柳永的“竟无语凝噎”等。这里的“不语”,也不宜看作春天冷漠无情,而应是她在女主人公把酒送别时黯然神伤,无语以对的表现。正在双方流连难舍之际,天又下起了雨。有了这场催春雨,春光再也不能停留了,一个“却”字,说明这场风雨来得多么不如人意。这黄昏时分的催春雨使女主人公的心境更加暗淡,也使词的意境更加凄婉。词在雨声中收尾,留给读者的却是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宋代女诗人 朱淑真 《蝶恋花》宋·赵令畴《浣溪沙》[风急花飞]。掩:关。残雨:太雨将止之时的余雨、微雨。这两句大意是:猛烈的风把花儿吹得四处乱飞,白天也紧紧地关着院门。到了黄昏,帘栊外细雨将止未止,嘀嘀嗒嗒响个不停。这两句以“风急花飞”、“一帘残雨”表现春事已尽;以“昼掩门”、“滴黄昏”表现人的孤独寂寞。前者给人增添了迟暮衰残之感;后者又给将阑的春色增添了几分冷落萧条。两者互相衬托、互相补充,极富情景交融的意境。可化用以描写残春之景,或表现伤春怀人之情。
宋代文人 赵令畴 《浣溪沙》宋·张耒《和周廉彦》。这两句大意是:暮色降临,飞鸟归林,新月已从飞鸟以外的东方天边升起;夕阳下沉,晚霞一直映照到夕阳以西。东有新月升起,西有夕阳下沉,再以飞鸟与落霞来衬托,黄昏景物便构成了美丽的画图。
北宋文学家 张耒 《和周廉彦》宋·唐琬《钗头凤》[世情薄]。这几句大意是:世情淡薄,人情险恶,在风雨黄昏之中,花儿更易调落。唐琬初嫁表哥陆游,伉俪情笃,然不如陆母之意,以至听信谗言,强迫夫妻离异。唐琬再嫁后与丈夫春游沈园,恰遇陆游,陆游满怀伤感,写《钗头凤》词于园壁。唐琬见后亦写此一首《钗头凤》以和之,不久抑郁而死。词句以“世情薄,人情恶”写出了恶人进馋,陆母强令陆游休妻一事,揭示了悲剧的原因。一个“薄”字,一个“恶”字,画出了世人无端进谗的可恨及封建家长的冷酷可憎。“雨送黄昏花易落”既点明了写这首和词的时间和环境,更暗喻了自己的悲剧命运。词句集怨恨与悲苦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动人的魅力。在写作方法上,词句把抒情、写景、比喻结合在一起,有极丰富的容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南宋才女,陆游表妹 唐琬 《钗头凤》宋·陆游《题接待院壁》。(ǎi蔼):云气。娟娟:形容姿态美好的样子。耿:微明的样子,这里作动词用。这两句大意是:重重叠叠的远山笼罩着苍翠的云气,一弯姿态美好的新月给黄昏带来微微的光明。“横”字形象地描写云遮雾罩,以“娟娟”形容新月的美好,都很新颖,脱出凡俗。可用来描写山野乡林新月初升的黄昏景色。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题接待院壁》宋·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重(chóng虫)门:深深庭院中一重重的门。这几句大意是:沉沉的花影压在重门之上,稀疏的帘栊铺展着淡淡的月光,好一派黄昏景象!作者描写黄昏美景,以花影和淡月构成幽雅的图画。“压”和“铺”两个动词用得很工巧,足见锤炼之匠心。可化用来描绘闺门黄昏美景。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小重山》宋·范成大《观牡丹酴醾》。银烛:灯盏。酴醾:落叶灌木,花大色白,烂漫如雪。这两句大意是:不用忙不迭地催掌灯盏,白雪一样的酴醾花已经把黄昏照亮。诗人用夸张的比喻突出酴醾花的花色之美。它皑如白雪,能把黄昏照亮,用不着再掌灯燃烛,足见它的烂漫可观。时已黄昏,诗人还流连忘返地欣赏暮春的“雪”景,酴醾的魅力可想而知。
南宋诗人 范成大 《观牡丹酴醾》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疏影:指梅花。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更愁思无限,只好独自掩门不听。在天涯的一角,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高洁,又是那样的孤独。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写游子之孤寂。
清代诗人 龚鼎孳 《百嘉村见梅花》清·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这两句大意是:鸟儿到了将近黄昏的时侯都要绕树而飞准备归巢,人到了年终岁暮的时候必定会起思乡之情。诗句以黄昏而鸟归巢,来比兴岁暮而人思乡,抒发鸟尚恋巢,人更思家的心情。这种以鸟兽的生活规律来比兴人的心境的方法值得学习,也可直接用来表达岁暮思乡之情。
清代官员 崔岱齐 《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见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去:离开。紫台:汉宫殿名,即紫宫。朔漠:北方的大沙漠。青冢:昭君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境内。这两句大意是:王昭君离汉和亲,西域到处都是茫茫的沙漠;死后身葬异地,只有一座孤坟,在落日的余辉中更显凄凉。这两句诗可用于描写西域风光,也可用来咏叹昭君事迹。
唐代诗人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横(hèng):狂暴。这几句大意是:暮春三月,狂风暴雨催促着春天离开人间;黄昏时分重门紧闭,也无法把春天匆匆归去的脚步留住。这几句写抒情主人公伤春惜春的心情。时届暮春,本来已是春归时节,一场风雨,更把春光扫落殆尽。那紧闭的重门可以阻挡人们出入,却挡不住春天归去。这里前二句为写景之笔,有节令,有时刻,有气候,有景物,画面十分鲜明:末句写主人公千方百计想把春天留住,却又无计可施,抒情色彩非常强烈。这几句情景交融,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刻画,使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蝶恋花》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元夜:即元宵节,从唐代开始就有观灯闸夜的风俗,又称“灯节”。这两句大意是:月儿爬上来柳梢头,情人约会在黄昏后。过两句写青年男女趁着元宵佳节进行幽会。在禁锢森严的封建时代,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爱情也显得特别甜蜜。“月上柳梢头”写幽会的时问和环境。明月初上柳梢,这对情人就迫不及待地相会了,显然,这是一个幽僻的去处,不在人众稠密的闹市,他们的目的也不在相约观灯。那十五的圆月,象征着他们美满的爱情;摇曳的柳丝,在古代诗词中也往往与爱情相连,南宋吴文英的《风人松》词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的名句。在这明月朗照、柳丝轻拂的黄昏,这对难得相会的情人有多少柔情蜜意啊!词句虽未涉及他们相会的情景,但在月、柳、人交相融合的温馨境界里,人的情意已经不言而喻。这两句词富有民歌风味。语言通俗而又含蓄隽永,后来成为人们描写男女幽会的习用语。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生查子》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次第:情形,景况。了(1iǎo):完毕,了结。这几句大意是:在昏黄的暮色中,那点点滴滴的细雨,不停地敲打着梧桐叶。这种情景,一个简简单单的“愁”字怎能了结!这几句是全词的结尾。国破家亡的女词人孤孤单单地独自守着窗儿,好不容易从白昼捱到黄昏,偏偏秋雨又点点滴滴下个不停,在浓重的暮色中敲打着梧桐叶,也敲打着女主人公破碎的心。这种凄凉寂寞的景况实在使她难以忍受,她从心底爆发出一声痛苦的呼喊: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能包容得了啊!词至此嘎然而止,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却使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揪心动容,这是极有名的以环境氨围衬托愁情的句子。这里的梧桐、细雨,是景语也是情语,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声声慢》宋·柳永《凤凰阁》[匆匆相见]。阑干:同栏杆。又恶:更坏。这几句大意是:断肠的人儿倚在栏杆的一角,遥想山远水远人也离得远,要托人捎封信也是那么难。这滋味,这情绪,到黄昏的时候更坏。这首词写一个“肌肤如削”、“相思成病”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由于对方“相违旧约”,她已经心碎肠断。此时,她正独倚在栏杆角上凝望远方。想给薄情人捎封书信,可是“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这里连用三个“远”字,以“山远水远”衬托“人远”,意象十分鲜明。由于遥望不见,音信难托,加上对方“恩情太薄”,断肠人心中苦涩、辛酸的滋味可以想见。到了黄昏,这种滋味变得更加恶劣。因为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断肠人遥望终日,远人返回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在暮色笼罩下,心情自然更加暗淡;加上日落西山,飞鸟投林,牛羊入圈,人们返家,而自己的情人却无影无踪,两相对照,断肠人自然心情更恶。这几句词语言浅近,情思无穷。柳永善于提炼民间语言入词,使自己的作品雅俗共赏,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词人 柳永 《凤凰阁》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用不着俗人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合:应该。微吟:低声地吟唱。狎(音“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金樽:豪华的酒杯。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山园小梅》唐·王翰《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安的少年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一生只羡慕执金吾的大将,麒麟殿前拜别天子,上马西征去打击长城边来犯的胡人,胡地的风沙打在人脸上。汉军和对面的胡军都看不见对方。远远的听者战鼓声声震得大地都在晃动,听说是单于晚上还在大战。这时候为了回报天子恩德那里顾得上自身生死,为了君王一人万人牺牲了性命。英勇的战士挥戈战斗了一夜天终于亮了,胡军的单于丧生于战车之下。汉军得胜还巢,饮马长城边上,长城边上白骨累累,询问一位老者:你是哪个年纪的人?老者说自己是秦朝时修建长城的人。黄昏的塞北荒无人烟,只听见鬼魂的哭声啾啾震天。当年秦始皇诛杀无罪之人,不赏赐有功之人,当时的孤魂只怕都聚在这万里长城边吧?当年秦王按着宝剑立起身,诸侯都下跪不敢看他,秦王富国强兵苦心经营了二十年,一朝决定修长城加重了百姓的徭役。秦王修长城是多么的愚蠢啊!让秦朝灭亡的实际是天意而不是来犯的胡人。秦朝一朝祸起萧墙(指的是赵高帮胡亥篡位)渭水边的咸阳城就再也不是秦的都城了(指秦朝亡国)
唐代诗人 王翰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6657577.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黄昏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