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解脱的名言
解脱名言 解脱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解脱的名言24条
需要,总使我们从举棋不定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法国作家 沃维纳格
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 解脱名言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得到了解脱,那么另一个人将走向可怕的地狱。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已经等了4年了,真希望奥运会能快点来!当然,我最希望北京奥运会明天就能比,这样我也就解脱了。
在北京奥运之前,郭晶晶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奥运会的渴望,更表达了她对奥运金牌的渴望,不过在2008奥运夺得两金后,郭晶晶似乎也未能解脱。
奥运冠军 郭晶晶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客观地衡量,一个人以热情奋斗所获得的真理实在微乎其微;但奋斗能使我们解脱自身的束缚,并使我们成为最优秀、最伟大的人物的同伴。 关于解脱的名言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人的一面》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在那儿,理智以它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相爱时,我们明明两个人,却为何感觉只是独自一人?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爱和解脱——都无法彻底。台湾女诗人,散文家 席慕容
要养成感知和观察高尚事物的习惯,以便从那种“高尚事物无法效仿”的借口中解脱出来。我们的心灵境界升高了,凝视神圣榜样的热情点燃了,我们就要设法见贤思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我这两天在接待各路媒体的采访,比较忙乱,希望能够尽快得解脱出来,也希望媒体把关注的热点转向别的更重要的方面,这件事已经报道的足够多了,至于我的书,我希望你读一下我的中短篇小说。 解脱名言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1961年春天,姑姑从王小倜事件中解脱出来,重回公社卫生院妇产科工作。但那两年,公社四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婴儿出生。原因吗,自然是饥饿。因为饥饿,女人们没了例假;因为饥饿,男人们成了太监。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蛙》
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爱和解脱——都无法彻底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感情随着时间沉淀,感觉随着时间消失。终其是不同的物种,所以——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庸俗的心灵,决不能了解无边的哀伤对于一个受难的人的安慰。只要是庄严伟大的,都是对人有益的。痛苦的极致就是解脱。压抑心灵,打击心灵,致心灵于万劫不复之地的,莫如平庸的痛苦,平庸的欢乐,自私而猥琐的烦恼。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所有的佛法不论净土、密宗、禅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脱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观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脱。我告诉过你们,学佛要学解脱,学道就要学逍遥。结果你们学得苦死了,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何苦呢? 关于解脱的名言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还有一种学佛的,我看了就怕,他眼睛里、心里有一把佛的尺子,看到人就比一下,唉哟!这个不是菩萨啊……他们都是着了「以爱见心庄严佛土」,以此心理成就众生,嘴里讲空、无相、无作,实际一点也不空。劝人家不要着相,自己什么相都着。讲一切无作法,自己又作又要解脱,我要回去拜佛了。这就是无方便慧的束缚,学佛而被佛法困住了。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罪过一旦犯下来,一旦有了受害者,其他任何赎罪的方式都不能让过去的罪过消失。只能是自我安慰,一种转移。比如说,我曾经让别人受到巨大的伤害,这个伤害永远存在,无论我做多少善事、好事,那个被伤害者的痛苦无法减轻,顶多使自我的心感到安慰,他的罪是不可饶恕的,但是他在用别的方式试图得到一种解脱。所以,罪是永远不可恕的,但是赎罪的行为是可以继续的。 解脱名言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人,不是放纵自己的天赋,听任自然左右的动物。我们是无止境的进步的动物。在我们找到了乐趣所在的同时,更不敢懈怠我们的义务。我们所尊敬的人们,全都是这条道路上的奋斗者。我们不会尊敬那些懒惰者。我们每个人只被赋有一次生命,只要这个生命还活着,我们就要更多、更好地肩负使命。除了死亡,我们不能从这重托中解脱。这个生命不是无意义地托付给我们的,而是要尽全力地使之有价值。使发光者受人敬重,使阴晦者遭人轻蔑。日本小说家 剧作家 武者小路实笃 《人生论》
信心清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专讲个人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为什么不是迷信呢?因为是深解义趣,把道理彻底了解了来学佛,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假定说佛学的理不透,盲目的去信仰,盲目的去礼拜,那不能说他是不信;不过,严格的说,还属于盲目迷信的阶段。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先懂得理论以后,再由这个理论著手修持。所以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深解义趣,这个信心才是绝对的正信,这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宇宙中一切众生,自求解脱成佛之路。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我常告诉同学,真正佛法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是般若的成就。解脱不是靠功夫,四禅八定、三明六通都是加行,是加工的程序。所以般若、法身、解脱,三者不可缺一。我们几十年看到过的,有些学显教的或学密宗教理的学者,例如欧阳竟无居士,他的老师杨仁山居士等等,他们的佛学真好,是我们一般人所不及的。佛学好有什么用?习气不改,生死到来不得解脱。佛学是文字般若,也是般若的一种,但是毕竟没有得到真正解脱。所以有般若没有解脱,法身不得清净,不得圆满。有些人不研究佛学,专门做功夫、参禅,常常在清净境中,好像是法身清净,那不是真法身,是偏空之果,因为他没有般若,始终被清净的境界绑住了,又是一条绳子。有法身没有般若智慧,也是不圆满。 关于解脱的名言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易生。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究心不求无碍,心无碍则所学蹋等。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无过。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语言以减少为直截。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见利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三毛和我私交蛮深的,我们的年龄也差不多,我们又都是写作的人,所以常常在一起聊天。她在死前的几年,其实非常痛苦。那个时候她常常凌晨三点打电话给我,我们就在电话里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有一天我把她绑架到我的家里来,我对她说,你答应我一件事情,不许自杀。我们两人斗了一夜,大概有七、八个小时,最后她答应了我,说她不自杀。我说你答应我不够,回去把这话告诉你妈,要你妈作一个见证,结果她最后就写了一篇文章,她叫我陈姐姐,她说陈姐姐,我恨你。最后她还是走了,她还是选择了自杀。那时我和她辩论只讲了一句话,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你了吗?没有人爱你你就去死!如果有人爱你,你就还有责任,你就应该对爱你的人负责任,你自己选择死,把痛苦留给爱你的人,你现在父母俱全你有什么资格谈死?辩论我可以赢,但是我赢不了她内心想死的那种决心。(记者︰她想死的状态是很长时间了吗?)对,很长时间。她常常半夜用手机打电话给我说,陈姐姐,你知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一看表是凌晨三点了,她说她坐在阳台上的围墙上面,那还在好几层楼上面。我怕她跳下去,就对她说,我们讲话好不好?后来就一直讲到她回房间,继续谈。她每次打这种电话我都害怕她跳楼,我和她一样,生活在她会不会死的恐惧里。最后她死的那一天,是平先生他先得到的消息,一进门他就告诉我︰三毛自杀了。我第一句话就问︰死了还是没有死?他说是死了。我记得当时我说了一句话︰也是一种解脱。她太痛苦了。她的作品给你的感觉是她成天嘻嘻哈哈的,不太在乎什么,可是她真正的人非常孤独,她又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孤独的人,她对感情上的渴望高过任何人,结果呢,她的生命却很贫乏,她的丈夫那么年轻就离开她了,她的爱、一切都消失了。她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们不谈她了吧!原名陈喆,台湾女作家 琼瑶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8218097.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解脱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