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三更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三更的名言

三更名言 三更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三更的名言14条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

唐·姚合《对月》。银轮玉兔:指月亮。这两句大意是:皎沽如银的月轮向东流动着,深夜的天宇澄澈如水,正好畅游其间。“流”、“游”二字说明天宇澄澈如水。天上的月亮,通常给人的印象是由东向西转动,为什么会是“向东流”呢?原来,晴朗的夜里仰望天庭,月亮呈相对静止的状态。可是,如果有浮云从东向西飘动,当浮云经过月亮旁边时,看上去会产生不是云向西飘而是月向东流的感觉,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可用来描写深夜的圆月。

唐代诗人 姚合 《对月》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共萋萋。 三更名言

唐·杜荀鹤《秋夜苦吟》。这两句大意是:冥思苦吟过了三更还未沾住题边,窗外竹风松雨之声,似与我的凄苦吟咏发生了共鸣。这两句写创作过程中文思枯竭,茅塞不开,索肠刮肚,不著一词的苦况。可用来形容苦思冥想,费尽气力却写不出文章时的情景和心态。

唐代诗人 杜荀鹤 《秋夜苦吟》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唐·崔涂《春夕》。蝴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后因称梦为“蝶梦”或“蝴蝶梦”。子规:即杜鹃鸟,常深夜啼叫.啼声哀切。这两句大意是:刚刚在虚幻的梦境中不远万里回到故乡,忽然被子规的啼声惊醒,故乡不见了,夜月正三更。这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两句缘情写景,因景抒情,写出诗人思乡入梦、梦醒思乡,子规添愁等多层意思。梦归万里,是虚景,写幻中的欢乐;子规啼月,是实景,写现实的悲愁,虚实相间,乐悲映衬,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加上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成了为人传诵的名句。

唐代诗人 崔涂 《春夕》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这两句大意是:三更天里,梧桐叶上漓落着秋雨,一叶叶,一声声,都在诉说着别离。这首词写秋夜怀人之苦。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秋凉满室,秋声盈耳。主人公离愁萦怀,辗转难眠。此时已是三更时分,烛已残,夜已深,滴滴嗒嗒的秋雨落在梧桐叶上,传入离人耳中,听来特别凄凉,叶叶声声,似乎都在倾诉离情。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梧桐夜雨常常是触发离愁的媒介,而这里的“梧桐叶上三更雨”是作者耳中之景,并未目见;“叶叶声声是别离”是作者心中之情,借梧桐夜雨披露。人与物、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含蓄蕴藉。后人评周紫芝的词“清丽婉曲”,颇为中肯。可化用以抒写雨夜离情。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 《鹧鸪天》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宋·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睡梦中可以离开肉体,称为梦魂。这两句的意思是:梧桐叶上滴落着三更的雨,惊跑了好梦没处找寻。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这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及作者内心的寂寞、凄凉、愁苦,尽在不言中。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木兰花令》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关于三更的名言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shēn申)横:参星打横。斗转:北斗星转向。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即半夜。苦雨:久下不停的雨。终风:整日刮的风。解:知道,理会。这两句大意是:参星打横,北斗移位,长夜将到三更;久久不停的风雨似乎也懂得为渡海的人着想,露出了晴朗的天色。深夜欲渡海,又值苦雨终风时分,环境之恶劣可知,然而诗人却从风雨知人意着笔,写出了一种幽默的意趣。联系到诗人长期遭贬海南,此时才获赦北归,我们不难从中体察到他那乐观而倔强的性格。这两句可用以叙写夜半雨止之天色,也可用以表达虽备受困苦而终度难关的乐观精神。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

清·张问陶《月夜书怀》。这两句大意是:晚上静下心来思念万里之外舯家人,独自凝望着帘外的月亮,一直到半夜三更。前句抒写作者对万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后一句由抒写改为描写,写作者看月的行为,好像是中断了抒情,实际上则是把感情融人了景物的描写之中:那“独看帘月到三更”的身影,显示着更深沉更悠长的思绪。诗句是生活化的,也是自然优美的,很能引起人们心理积淀的共鸣。可学习这种用生活化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表现方法,也可学习这种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月夜书怀》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三更名言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这几句大意是:一声梧叶落地,加重一层秋夜的凄凉;一点雨水滴在芭蕉叶上,增多了一分客子的忧伤;三更时分从归梦中醒来,三更以后就再也不能进入梦乡。这首小令是写客子夜雨所感。唐人诗云:“一叶落知天下秋”。临秋犹奔波于旅途,不得归家,难免产生种种愁思,何况是凄风苦雨之夜!夜半三更从归梦中醒来,听到梧叶落地添秋意,听到雨滴芭蕉增愁思,凄凉的秋夜,忧郁的心事,自然使他难以入睡了。作者在这里连用三个叠词、三个数量词组来表现自己的客愁与乡思,用渲染秋声来烘托秋思,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这些描写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也可化以描写夜思。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 《水仙子·夜雨》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见雍陶《闻子规》。这几句大意是:百鸟都有一定的鸣叫时候,不像子规那样啼叫起来总是没完没了,春寒料峭的夜里,四邻一片宁静,只有子规在三更天的月光下,悲凄地不停啼叫。首句以“百鸟”与子规对比,是从时间角度突出“声不歇”;次句以“四邻”与子规对照,是从空间角度突出“独叫”。这样,子规“独叫”而又“啼不歇”的特点便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唐代诗人 雍陶 《闻子规》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不道:不理会,不管。这几句大意是:夜雨打到梧桐树的叶子上,不管离别的人情思正苦,任自嘀嘀嗒嗒,在冷落的石价上一直滴到天明。秋雨淅沥,本来就容易引起人的愁思,何况又在三更人静之时,滴在梧桐枯叶之上,又是离情正苦之际。一点一滴的秋雨,与其说滴在叶上,不如说敲打在离人的心上,牵人愁绪,促人失眠,把人弄到极为难堪的地步。人自情伤,而对雨声深致怨尤,看似无理,却写出了至情,手法十分含蓄。

唐代诗人 温庭筠 《更漏子》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清代诗人 查慎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关于三更的名言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45710203.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三更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