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善意的成语 关于善意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善意的成语9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佛眼佛心 |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
好心好意 | 指怀着善意。 |
出处: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 |
苦口婆心 |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
仁至义尽 |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
出处:《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
幸灾乐祸 | 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
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又《庄公二十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 |
与人为善 | 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
出处:《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31460621430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善意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