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制裁的成语 关于制裁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制裁的成语23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除邪惩恶 |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
出处: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 |
二罪俱罚 |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 |
罚不当罪 |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 |
罚一劝百 |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 |
祸首罪魁 |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
简落狐狸 |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出处:《后汉书·酷吏传·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
就地正法 |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 |
赏贤罚暴 |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
绳之以法 | 根据法律制裁。 |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
天网恢恢 |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
逍遥法外 |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
出处:巴金《探索集·再说小骗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虚报产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骗子是不会长期逍遥法外的。” | |
逍遥事外 | 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
出处: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 |
小惩大诫 |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
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 |
严惩不贷 |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 |
严刑峻制 |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以一儆百 |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
出处: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 |
以一警百 |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
与受同科 |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 |
罪加一等 |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 |
罪有应得 |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
罪责难逃 |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
出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5351450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制裁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