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全局的成语 关于全局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全局的成语14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不识大体 |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 |
独木难支 | 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
各自为政 |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 |
举足轻重 |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
两豆塞耳 |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
两耳塞豆 |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满盘皆输 |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
瞎子摸象 | 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
一木难支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
以一持万 |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
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 |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
出处:元·李元蔚《将神灵应》第二折:“只因一着错,输了半盘棋。”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8021516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全局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