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朴实的成语 关于朴实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朴实的成语16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沉厚寡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出处:《旧五代史·梁书·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 |
沉重寡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 |
沉重少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出处:《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
反朴还淳 | 复归于朴实、淳正。 |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 |
反正还淳 | 复归于朴实、淳正。同“反朴还淳”。 |
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 |
返朴还淳 |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
出处: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 |
还淳反朴 |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
还淳反素 |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
还淳返朴 |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
出处:唐·崔融《则天皇后哀册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 | |
还醇返朴 |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反朴”。 |
还朴反古 |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反古”。 |
朴讷诚笃 |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出处:《聊斋志异·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 |
朴实无华 |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出处: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 |
温柔敦厚 |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
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 |
文质彬彬 |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
文质斌斌 |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8361524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朴实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