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民主的成语 关于民主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民主的成语18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一言堂 |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
出处: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 | |
百家争鸣 |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 |
从谏如流 |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 | |
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
从善若流 |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同“从善如流”。 |
出处:《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 |
独断独行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
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
独断专行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
出处:草明《乘风破浪》九:“她好像完全看不见他的显著的成绩,而成天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独断专行。” | |
独行独断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同“独断独行”。 |
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 |
集思广益 |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
内视反听 |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 |
纳谏如流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豁达大度,纳谏如流,为宗而罢刑肉。” | |
求同存异 |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
虚怀若谷 |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
虚己受人 | 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
虚己以听 |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
询迁询谋 | 指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 |
出处: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 |
询于刍荛 |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
一不扭众 |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8941534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民主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