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拒绝的成语 关于拒绝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拒绝的成语19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闭门羹 |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 |
碰钉子 | 指遭到拒绝。 |
碍难从命 |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出处:《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 |
碍难遵命 |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 |
辞富居贫 |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
出处:《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 |
倒打一耙 |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
分甘绝少 |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
拒谏饰非 | 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
拒之门外 |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
绝甘分少 |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
来者不拒 | 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
来者勿拒 | 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同“来者不拒”。 |
明推暗就 |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 |
千推万阻 |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
出处: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 |
却之不恭 | 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
出处:《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 |
深闭固拒 | 固:坚决;距:同“拒”,拒绝。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 | |
饰非拒谏 |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
橡皮钉子 | 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
出处:茅盾《子夜》十四:“屠维岳第二次听出吴荪甫很挖苦他,也就回敬了一个橡皮钉子。”又《清明前后》第一幕:“[余为民]只有一点美中不足,在碰了人家的橡皮钉子而自解嘲的时候,他那笑形,他那眼神,宛然是个白痴。” |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
出处:《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9631548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拒绝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