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过度的成语 关于过度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过度的成语16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哀毁骨立 |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
哀毁瘠立 | 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 |
财殚力痡 |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 |
柴毁骨立 |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
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 |
柴毁灭性 |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
出处: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 |
龟厌不告 |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 |
鸡骨支床 |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
积劳成病 |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
积劳成疾 | 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
出处:《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
乐极则忧 |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迷恋骸骨 | 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
宁缺毋滥 | 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 |
宁缺勿滥 | 宁:宁愿;勿: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 |
衣不解带 |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 | |
溢美溢恶 | 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
出处:《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
再实之根必伤 |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31221577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过度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