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野心的成语 关于野心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野心的成语15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不臣之心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出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 |
豺狼野心 |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 |
偿其大欲 | 偿:达到,满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达到了他的野心。 |
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 |
得步进步 |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 |
狼贪虎视 | 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
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
路人皆知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吕武操莽 |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
出处:梁启超《复金山中华会馆书》:“即不爱皇,即不爱国,亦当爱身家,其忍听吕武操莽为我写卖奴契也?” | |
使羊将狼 |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 |
心粗胆大 |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
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这厮便倚强凌弱,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的忿气夯胸膛。” | |
养鹰飏去 | 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
出处:语出《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 |
野心勃勃 |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
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 |
移天易日 | 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
出处:《晋书·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
司马昭之心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1601780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野心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