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罕见的成语 关于罕见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罕见的成语40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百宝万货 | 指大量珍宝财物。 |
出处:清·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 |
百尺无枝 |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
出处: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 |
百年难遇 | 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若说一样的动心,把这等终身要紧的大事、百年难遇的良缘,倒扔开自己,双手送给我这样一个初次见面旁不相干的张金凤,尤其不是情理。” | |
不可多得 |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 |
寸土尺金 | 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
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 |
等价连城 |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
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 |
凤毛麟角 |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自有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
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
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
奉为至宝 | 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
出处:鲁迅《坟·寡妇主义》:“‘正人君子’也常以这些流言作谈资,扩势力,自造的流言尚且奉为至宝,何况是真出于学校当局者之口的呢。” | |
和璧隋珠 | 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出处:《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 | |
黄河水清 |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
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
价值连城 | 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 |
金壶墨汁 | 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 |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声,闻声则隐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 | |
荆山之玉 |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 |
旷古未有 |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
出处:《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
连城之璧 | 价值连城的美玉。比喻极其贵重的东西。 |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 |
寥寥可数 | 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
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 |
寥若晨星 | 寥:稀疏。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
出处:南朝·齐谢眺《京路夜发》:“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唐·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 |
麟角凤距 | 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 |
出处:《抱朴子·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 |
麟角凤毛 | 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 |
奇珍异玩 | 奇异罕见的珍宝。 |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 |
搜奇抉怪 | 搜:搜索。抉:抉择,挑选。奇、怪:奇异的,罕见的。搜索新奇的,挑选罕见的。多指诗文刻意求新求奇。亦作“搜奇检怪”。 |
隋侯之珠 | 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
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
隋珠和璧 |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
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
出处: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 |
随珠荆玉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
铁树花开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热带,不常开花。同“铁树开花”。 |
出处: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 |
铁树开花 | 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
出处: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 | |
铁树开华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热带,不常开花。华,通“花”。 |
出处:《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 |
闻所未闻 | 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 |
无价之宝 |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
出处: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
物稀为贵 |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
西赆南琛 | 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
出处: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 荆艳楚舞。” | |
希世之宝 |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
出处:《魏略·曹丕与繇书》:“猥以矇鄙之姿,得观希世之宝。” | |
希世之珍 | 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
出处:元·欧阳玄《题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 | |
稀世之宝 | 稀世:世所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
出处: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
异木奇花 | 珍奇的花草树木。 |
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
珍禽奇兽 |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
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
珍禽异兽 |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
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7481892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罕见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