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相容的成语 关于不相容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不相容的成语13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方枘圆凿 |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
方枘圜凿 |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 |
方凿圆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
格不相入 | 犹言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
出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 |
格格不入 |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 |
扞格不入 | ?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 |
判若水火 |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
枘凿冰炭 |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参见“枘凿方圆”。 |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 |
水里纳瓜 | 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 |
圆孔方木 |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 | |
圆凿方枘 | 枘:榫头;凿:榫眼。方榫头,圆榫眼,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
冰炭不相容 | 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
出处:宋·陆游《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 |
水火不相容 |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9111927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不相容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