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报应的成语 关于报应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报应的成语16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报应不爽 |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 |
恶有恶报 |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
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 |
活眼现报 | 指现世的报应。 |
出处: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 |
善有善报 |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
收因结果 |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
收因种果 |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
收园结果 | 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
收缘结果 |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
天理昭彰 | 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 |
天理昭昭 | 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吾与回也章》:“伊川有天理昭彰语。” | |
现世现报 | 报:报应。原为佛家语。后指人做了恶事,今生就会得到报应。意指报应很快。 |
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妄语部》卷九十三:“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 |
因果报应 |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出处:《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 |
冤冤相报 |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
出处:《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
出处:《涅槃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93719340.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报应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