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花纹的成语 关于花纹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花纹的成语17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被发文身 |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
出处:《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 |
簇锦团花 | 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正出朝门,恰遇知心好友,现做太尉,叫做哈麻,领着一班女乐,都穿着绝样簇锦团花白寿衣,都戴着七星摇拽堕马妆角髻,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约有五十余人进宫而来。” | |
大人虎变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出处:《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
大贤虎变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出处:《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
丹楹刻桷 |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礼也。” | |
雕文刻镂 | 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
断发文身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
出处:《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 |
断发纹身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
出处: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 |
繁花似锦 |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
黼黻文章 |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
出处:《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 |
锦上添花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
出处:宋·王安石《即事》诗:“嘉招欲覆杯中渌,丙方唱仍添锦上花。”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
可见一斑 | 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
披发文身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出处:《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 |
如花似锦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牌价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 |
文身断发 |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
衣锦夜行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 |
云锦天章 | 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645404822112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花纹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