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情意的成语 关于情意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情意的成语45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拨雨撩云 |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
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 |
缠绵蕴藉 | 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 |
抵足而眠 |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将干)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
儿女之情 |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同“儿女私情”。 |
悱恻缠绵 |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 |
高情厚谊 | 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 |
故剑情深 |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 |
故人之意 |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 |
寡情薄意 | 指缺少情意。 |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
关情脉脉 | 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
款款深深 | 指情意诚挚深切。 |
礼为情貌 |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
流水无情 |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
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 | |
脉脉含情 |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 |
眉目传情 | 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 |
切切在心 |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 |
情长纸短 |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同“纸短情长”。 |
出处: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情长纸短,不尽欲言,祝你们三好!” | |
情窦初开 | 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
出处:宋·郭印《次韵正纪见贻之计》:“情窦欲开先自窒,心里已净弗须锄。” | |
情深意重 | 情意深重。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 | |
情意绵绵 |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
出处: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 |
情真意切 | 指情意十分真切。 |
出处: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 |
拳拳之枕 | 恳切的情意。 |
柔情密意 | 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
柔情蜜意 | 温柔甜蜜的情意。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
深情故剑 |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 |
盛情难却 | 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
适情率意 | 犹言放任情意。 |
温情脉脉 |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
出处:宋·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
温情密意 | 指情意温柔亲密。 |
温情蜜意 | 指情意温柔亲密。同“温情密意”。 |
歙漆阿胶 | 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
出处: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二《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 |
言不尽意 |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
言和意顺 | 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又第九十八回:“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 | |
一拍即合 | 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雨条烟叶 | 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缠绵。 |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宋·晏几道《浪淘沙·丽曲醉思仙》词:“秾蛾叠柳脸红莲。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 | |
语长心重 | 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
出处: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出处: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 | |
语重心长 |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
云尤雨殢 | 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 |
出处:明·单本《蕉帕记·覸婚》:“我鸟啼花落自支吾,他云尤雨殢相怜护。我凄凉无绪,他绸缪有余。” | |
真情实意 | 真实的情意。 |
出处:明·李东阳《求退录·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喑合而偶中,固不待于教。” | |
纸短情长 |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
出处:徐枕亚《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 |
礼轻情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
礼轻人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765204892207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情意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