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品:古今小说
文章作者:冯梦龙
冯梦龙档案资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古今小说摘抄 古今小说经典语句 共收录古今小说的好词好段好句20条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斗换:指北斗星的杓移动了位置,转了方向,意思是说季节变化了。这两句大意是:时光不断推移,岁月不断变迁。~两句常用以形容日月交替,往来如梭,日子很快地过去,时代也已起了变化.勉励人们珍时惜阴,及时努力时可以化用。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情》。五车:言书之多。二酉: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相传秦人在此读书,书留在山中,后即用以形容书多。这两句大意是:学问渊博像富有五车之书的古人,书籍多得像秦人在大酉、小酉山中的藏书。这是用以夸赞博学的名句。《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以五车称人的博学。此名句两处用典,言简意丰,典雅含蓄,同时富有夸张色彩,文风活泼,故很为人喜用。尤其是“学富五车”一句,至今仍作为成语活在人的口头上和文章里。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着:一步棋子。这两句大意是:只因为一步棋下错了,结果导致全盘棋都输了。下棋时往往一步棋走错,就会影响全局,使全盘皆输,这样,在此之前的所有辛苦努力,就都白费了功夫。下棋如此,办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件事费尽了精力,往往是一步不慎,就使整个事业毁于一旦,所有的精力也白费了。这两句以下棋比喻办事,非常恰当,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也可用于表现由于一步不慎,导致全局败坏的遗憾。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爽口:合口味,好吃。殃:祸害。这两句大意是:合口的食物吃多了终究会害病,顺心的事情太多了必定生出祸端。物极必反。合口的食物人人喜爱,但吃得过量,就会对肠胃有害,也会使身体需要的营养不均衡,久而久之,必成疾病;快心的事固然令人高兴,但过分顺利,就会得意忘形,惹出灾祸。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在生活中要居安思危,以免乐极生悲。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色欲:喜好女色的欲念。忘身:不顾身体,不顾生命。本句大意是:贪图女色是戕害身体的根本。身体是人存在的根本,而沉迷女色,耗费精力,势必使身体大受亏损,最后导致毁灭,所以说~。本句可用于警戒人们不可为色欲而丧身。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贪痴:贪心狂妄。螳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句大意是:贪心狂妄,没有止境,就像蛇想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样;人的祸福难以猜测,就像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欲啄螳螂一样。一条细小的蛇要吞下一头大象,是多么贪心狂妄,而贪婪无比的人,也正像这想吞象的蛇一样。螳螂只知捕蝉,而不知黄雀又尾随其后,生命正遇到威胁;人们办事,只求得福,又有谁料到这时可能正暗藏着大祸呢?这两句讽刺贪心不足和利害莫辨的人,也有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均与此义同。前句多用来讥剌人心贪婪,后句多用于慨叹人们光顾眼前,不知后患。两个比喻十分形象。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无数悲哀痛苦的事,都无非是由死亡永别和活生生的分离引起的。人死不可复生,一别就永不相见,这种痛苦是多么沉重;人虽活着,却不能相聚,长期忍受着别离的痛苦,这种折磨又是何等难忍!人生的种种哀苦,又有哪一种能比死别与生离更甚!这两句极言死别与生离痛苦深重,而以“万般哀苦事”作为衬托。这种对比衬托以突出主旨的手法可以借鉴,也可用这两句来形容死别或生离的极度悲哀。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三思:再三考虑。这两句大意是:做事不经过反复考虑,过后总有后悔的时候。做事不经过反复考虑,仓促而行,就容易出现差错,就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非:纠纷。出头:显露自己。这两句大意是:纠纷都是因为多说话惹出来的,烦恼都是因为硬要出头招致的。前一句强调说话要小心谨慎,认为话语多了会引起纠纷,惹出麻烦。后一句强调为人处事要注意收敛锋芒,认为硬要出头露面会得罪别人,招致烦恼。这两句多用来劝人少说话,少出头,带有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意味。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理:道理,公理。胜:超过。本句大意是:公理超过他人的一方是强大的。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办事符合公理,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向和支持,所以是强大的。而不讲道理,办事不合公理,受到多数人的反对,那就是弱小的。本句多用来说强弱的判定以理不以力。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非理:不符合道理。这两句大意是:不符合道理的财物不要取,不符合道理的事情不可做。财有正义、不义之分,事有合理、不合理之别。正义、合理之财则取,正义、合理之事则做,这是正人君子的行为;取不义之财,办非理之事,乃小人狎邪之举。况且,取不义之财,办非理之事,终不合人情事理,终究会受到惩罚。这两句多用于警诫人不可做不义之事或取不义之财。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着意:有意。这两句大意是:一心一意地种花,花却没有成活;无心栽种柳树,柳树却绿树成荫。此二句是古典戏曲小说中常见的俗语,讲有些事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有取得成功,而有些事情的成功,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恰如种花一样,精心培养,未必成活;无心栽柳,却意外地绿柳成荫,但任何偶然的成功,都有其必然的因素。以栽柳为例,尽管是“无心”,也毕竟是“栽”了,且柳树生命力强,极易成活,所以才能绿柳成荫。假若既“无心”,栽的又是比较难活的树木,也来必能达到成荫的效果。此二句以整齐的句式,巧妙的对仗,说明事情的成功有时带有偶然性。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黄柏:中药,味极苦。这两句大意是:哑巴尝了黄柏,苦味能品出来,只是说不出而已。黄柏味极苦,哑巴尝了黄柏,一样能品出其苦味来,只是他说不出来而已。此二句是说,只要身经其事,是非曲直自然很清楚,有些人善于讲出来,有些人不善于讲出来,不讲出来并非不知道,正如前人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亲身体察,谁都能得出正确结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锤媪》。檄:激发。跃:高扬。奋:奋发。这两句大意是:就像水不经激发就不会高扬一样,人不采用激励的方法也不容易奋发。此条从一个方面阐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人是一种活的社会物,它的主体虽是内因在起作用,但人又对社会与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惰性,往往需要外因的激励才能猛进。尤其在教育上,学会运用这种规律以加强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该名句妙在以水为喻,引发说教。它借用形象,具体可感,使抽象的道理很容易为人接受,是一种说理的好方法。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顽;顽固。这两句大意是:剖开顽固的石头才能知道玉石,淘尽泥沙才能见到金子。玉石蕴藏于顽石之中,金子含于泥沙之内,必须剖开顽石,淘尽泥沙,才能发现金玉。这两句以精华蕴藏于一般之中不易发现,比喻人才难得,必须经过一番寻觅的工夫才能找到。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屈事:冤屈的事件。长梯:指登天的梯子。问老天:向天伸冤。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冤屈的事成千上万,要想寻觅申冤的途径只有找个长梯去求告老天。封建社会吏治黑暗,冤狱遍地,有谁能给那些受冤屈的人昭雪呢?老天高高在上,洞察一切,该能明白人间的善怨,但老天又在何方?让人到哪里去寻觅?这两句可用于揭露封建社会冤狱遍地,申告无门的黑暗现实,在无可奈何之中,蕴含着激愤之情。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荼肆遇仁宗》。这两句大意是:白玉隐蔽在顽固的石头里,黄金埋没在污浊的泥沙中。这两句比喻贤能之士大志不伸,沉沦下僚,被埋没而不被人所认识。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人:行事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诡秘的、不可见人的事。本句大意是:行为光明磊落的人不做那些偷偷摸模、鬼鬼祟祟的事。本句中的“暗事”,大多指那些施展阴谋诡计、暗算别人的坏事。这种事像鼠窃狗偷一样,当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自然也为光明正大的人所不齿。本名句流传极广,可供表白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时引用,也可甩以指责、讽刺那些惯于施阴谋、搞暗算的行为诡秘的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这两句大意是:洁白的莲花,出自污泥而一尘不染。此两句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荷花有天然的美质,有沾身自好、一尘不染的节操。以此二句赞美荷花,比喻人的品质,均甚相宜。
冯梦龙的其他作品 经典语句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ju/134468767215559.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古今小说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