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中说好词好段好句 经典语录

文章作品:中说

文章作者:王通

王通档案资料:隋代文人

中说摘抄 中说经典语句 共收录中说的好词好段好句8条

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隋·王通《中说·关朗》,莫大于:没有比……更大。不闻过:指听不进别人对自已所犯错误的批评。这两句大意是:可悲的事没有比听不进批评更大,羞辱的事没有比恬不知耻更大。有了过错而听不进批评,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至不可救药,这是最大的可悲;已经做了可耻的事而又满币在乎,不以为耻,必将身败名裂,这是最大的耻辱。这两句至理名言,可引以警告些些犯有大错而又一意孤行、不知悔改的人。

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中说名言语录

隋·王通《中说·魏相》.让:辞让。义:正义的事情。为:做。不善:指缺点错误。这几句大意是:见到有私利的事争着辞让,听到符合正义的事争着去做,有缺点错误争着改正。这几句反映了古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要做到这几点,就得出以公心;见利忘义之徒,只能反其道而行。当今我们提倡的“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就是这种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在建设精神文明时可以化用。

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

隋·王通《中说·礼乐》。祈:求。死义:以身殉义。这几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不接受虚伪的荣誉,不祈求非分的幸福,不回避以身殉义。王通为隋代夫哲学家(死时才34岁),唐初著名政治家房玄龄、李靖、魏征等八均为其弟子。这几句明确写出作者的道德观。在作者看来,不实之誉,非分之福,受之有愧.享之不安,战君子不受。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认为以身殉道,舍身取义,是君子不能回避的。~将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以精警的语言表现出来,使人受到鞭策和教育。可借以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中说·周公篇》。选两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为英俊豪杰,能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为强者。人对自己应有正确的态度,知道自日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行动中便能扬长避短,无往而不胜。同样,人还应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将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人,自然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自知难,自胜更难.因为有许多人对自己的缺点虽有了解,但不能克服(如嗜烟酒女色者,权财迷窍者)。可以此二句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有超越自我的决心。这祥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隋·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交朋友先选择可交的才交往;小人交朋友一见如故,然后才依据利害去选择。交朋友宣审慎,忌轻率。不相了解,骤以利交,难免不受骗上当。此二句交友时可供参考。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中说好句摘抄

隋·王通《中说·王道篇》。这两句大意是:居官清廉的人一心为公,于己无所求取,因而常感快乐;作官贪婪的人敢壑难填,物欲永不满足,因而常感忧虑。一“廉”一“贪”,一“无求”一“不足”,一“常乐”一“常忧”,两句对仗整齐,勾勒出两种作官人的形象和两种忧乐观,作者述而不评却褒贬自见。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时时可见,可用这两句名言为之画像。

积乱之后,当生大贤。

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积乱:长期动乱。大贤:极有道德和才能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在长期动乱之后,常常会产生极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在长期动乱之后,因为人心思治,一些有道得有才能的人会应运而生,领导人们拨乱反正,由乱人治,使社会走向安定,出现新的政治局面,或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几乎是一条为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了的历史规律。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行事,天下就不会有弊陋的法规;墨守成规,天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化。说明治理国家必须善于通权达变。通:变通,灵活。变:情况变化。弊法:坏法。执:坚持,此处指固守。方:指常规。善教:良好的教化。

王通的其他作品 经典语句

《文中子》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ju/134468797916519.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中说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