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名言 天然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天然的名言25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文:同“纹”,指饰以纹彩。这两句大意是:洁白的美玉不需要再加以雕琢,美丽的明珠不需要再饰以纹彩。白玉、美珠,丽质天生,即使不雕、不文,已足以令人赏心悦目了。何必再施以斧凿,徒增匠气!这几句与“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相近,类似的还有“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孔子家语·好生》)等,可供论述具有天然美质的东西,无须再加人工雕饰;也可供说明好诗好文,只要具有优美的情思就够了,不必要过于讲究辞藻的华丽。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林训》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荷花的古称。这两句大意是:像刚刚长出清水而开放的荷花,具有无然的妩媚风韵,毫无人工雕琢妆饰的痕迹。李白以形象贴切的比喻,赞美了韦太守诗文的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诗歌的美学见解与追求。纵观李白的全部创作,也可以看出诗人确实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这一主张。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语言清新自然时引用,或用于赞美某些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程太虚《澈玉泉》。凡响平凡的音乐。这两句大意是:泉水床##流淌,演奏着一曲不同凡响的天然乐章,就像万颗明珠,落入晶莹的玉盘。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音乐,作者在这里取其诗意,以“万颗明珠落玉盘”来形容不绝的泉声;琵落声为人工演奏,而泉声出自天然,美如仙乐,动听无比,比白诗中的琵琶声更胜一筹。可用以描写泉瀑之声。
唐代道士 程太虚 《澈玉泉》明·都穆《学诗诗》其一。呕心剔肺:形容挖空心思,费尽心机。这两句大意是:切不要挖空心思刻意雕琢,要知道美妙的语言出于自然。美妙的语言往往质朴自然,好像从肺腑中流泻而出。如果文思枯竭,纵然呕心剔肺雕琢成句,也必然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深入生活,开拓文思,是写出妙语的根本。
明代藏书家 都穆 《学诗诗》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天然:自然。豪华:指华美的辞藻。这两句大意是:一句出自天然的话能使人感到万古常新,摒弃了豪华之气方显出真实淳美的风格。陶渊明作诗一贯追求平淡自然,朴实真淳。后人评价陶渊明的诗,也大多赞美其摒弃雕琢、纯任自然的风格。这里元好问极力肯定陶诗的“天然”、“真纯”,并誉之为“万古新”,既是对陶诗的高度赞美,也表达了他祟尚自然,反对雕琢的艺术主张。可供论述文艺创作贵自然时日引用,也可用以评价其它朴实自然、清新淳美的诗文作品。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宋·黄庭坚《次韵梨花》。这几句大意是:桃花和人面虽然交相映红,却比不上梨花以白玉为容更天然,总是面向春日的风尘却不会被尘埃污染,一树梨花轻笼月色,紧紧挨着院墙东侧开放着。唐代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是以桃花衬“人面”之美;这里化用崔诗说桃花虽与人面交相映红,各自都很美丽,但却比不上梨花的天然玉色。这里是以桃花与梨花作对比映衬,用桃花衬梨花之美。黄庭坚作诗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此处可见一斑。~可用来咏梨花;黄庭坚善于化用前人诗文的写作方法也可有批判地借鉴。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次韵梨花》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我国古代著名的美玉,相传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故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古代传说中的明珠。相传隋侯医好受伤的大蛇,蛇从江中衔宝珠相报,故称隋侯之珠。银黄:白银和黄金。至:极,最。这几句大意是和氏之璧,无须用五彩来装饰它;隋侯之珠,无须用白银黄金来装饰它。因为它们本来的质地已经美得无与伦比了,没有什么东西足以用来装饰它们。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解老》2012年10月7日司马南在海南大学演讲。报告会全长1小时46分钟。报告会由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教授主持,在报告会演讲结束之后的互动环节,有人以苏格拉底的“自由”名义,向司马南扔出了鞋子。
反伪科学代表人物 司马南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5416154214174.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天然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