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当前位置:新学网 >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刘禹锡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名言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档案资料: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名言 刘禹锡经典语录 共收录刘禹锡的名言96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桑榆:太阳落下时,余光留于桑榆上,故以桑榆晚比喻人到晚年。逮两句大意是:不要说太阳西落天色已晚,它映出的绚丽晚霞仍照满西天。比喻人虽到晚年,仍可有所作为。刘禹锡在宦途之中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晚年之际,他仍精神振作,奋发有为,表现出竖韧不拨的意志和老而不衰精神。此名句可用于勉励老年人不要因年老而悲伤、叹息,而要老当益壮,继续奋斗,争取发挥余热,有所建树。

《酬乐天咏老见示》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喑声如雷,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刘禹锡名言

见刘禹锡《聚蚊谣》。兰堂:芳香优雅的庭堂。嘈然欻(xū虚)起:忽然杂乱地飞起。骇听:骇人听闻。殷殷:象声词,形容蚊群飞行时发出的响声。这几句大意是:暗沉沉的夏夜兰堂之门大开,蚊子乘着黑暗成群飞舞,声响如雷。嘈杂的声音初起对骇人听闻,像是“殷殷”的雷声从南面的山上传来。诗人写蚊声之大可谓绘声绘色,传神之至。先比喻其“声如雷”,又追根探源,怀疑这种“殷殷”的雷声发自南山,竟意想不到会是蚊子发出的叫声,可见声响之大,蚊子之多。环境描写也非赘笔。正因为蚊子是在“沉沉夏夜”“伺暗”而动,诗人眼不得见,才会发生听觉的误差;又正因为“兰堂开”,群蚊才会蜂拥而入,响声如雷。诗句前后照应,勾连严谨。

《聚蚊谣》
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见唐·刘禹锡《明贽论》。清越:高超出众。瑕:玉面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污:污染。这两句大意是:品德高尚、操守出众者,并不掩饰自己的缺点;纯净洁白者,外物不能将其污染。~二句以整齐的对偶句式,从正反两方面明确指出品德高尚、操守出众者应持的态度。在作者看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真正的智者不是回避自己的缺点,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敢于将其公开“亮相”、“曝光”。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若是洁净纯正的宝玉,任何外物也不能将其污染;若是粗糙质低的石头,再加以镶金嵌玉也无济于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决不是谣言所能吓倒、所能污染得了的。可以此二句勉励青年人加强个人修养,不掩饰不足,不为流言蜚语所困惑,洁身自好,自尊自重。

《明贽论》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见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一只振翅高飞的白鹤排云而上,直冲碧蓝的晴空,飞抵九霄。那矫健凌厉、冲天高飞的雄姿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诗人的诗情仿佛步着白鹤排云而上的轨迹,飞入了一个极其广阔的境界。这首诗全文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观念,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秋色与众不同的感受,唱出一支充满奋发昂扬精神的秋之歌,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令读者耳目一新。这两句可用来表现因景而生的磅礴诗情。

《秋词二首》
俟自直之箭,则百代无一矢;俟自圆之木,则千岁无一轮。

见唐·刘禹锡《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俟(si四):等待。自直之箭:古以木为箭杆,此指自身本来就挺直的箭。矢:箭。自圆之木:自身生来就合乎圆规的树木。轮:车轮。这几句大意是:想等待自身本来就挺直的箭,那么,无论多少年也得不到一支(箭);想等待自身生来就合乎圆规的木料,呢么无论多少年也得不到一只车轮。箭之直靠绳墨,轮之圆靠火煣,人的成才靠教育,靠不断的学习磨炼。若任其发展,也是无论如何逃不到目的的。这几句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可用以强调教育和学习的重要。

《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
五刃之伤,药之可平,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刘禹锡经典语录

见唐·刘禹锡《口兵戒》。刃:刀锋。药:动词,用药敷。疴(é婀):疾病,此处喻灾祸。明:弄清。这几句大意是:五处刀锋所致的伤口,用药敷可使之痊愈;而一句话所导致的灾祸,智者也无法解释清楚。~几句生动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说错一句话,可能给对方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在外交场合说错一句话,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甚或导致战争或祸乱。这些,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几句告诫人们言谈必须慎之又慎。衬托对比的手法,可以借鉴。

《口兵戒》
养来鹦鹉嘴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

见刘禹锡《和乐天鹦鹉》。这几句大意是:鹦鹉被喂养得嘴刚变红,宜于把它放在女子的朱楼绣户之中,反复学着呼叫人的名字是因为它天性聪慧,偏偏能识得主人是因为它与主人感情相通。鹦鹉生性乖巧,能模仿人的简单语言,当它刚长大时便放在女主人的室中,听它学着呼唤人的名字,整天逗它取乐,可它不仅仅是供主人开心的玩物,它也有感情,成了主人的朋友。可用来描写鹦鹉的灵性。

《和乐天鹦鹉》
遥望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见唐·刘禹锡《望洞庭》。白银盘:月光下洞庭湖白茫茫的水色,宛若一个大银盘。青螺:青色的海螺,比喻挺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两句大意是:月下远看,洞庭水灿若白银,苍翠的君山就像是大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诗人选取“遥望”的观察角度,把皓月银辉下洞庭湖一片美丽的山水景物尽收跟底;又用两个新鲜有趣、逗人想象的比喻,把洞庭山水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奇思妙喻令人叫绝。可用来描写洞庭景物。

《望洞庭》
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见唐·刘禹锡《天论中》。这几句大意是:用眼睛来看事物,只能看到事物粗略的概貌;以智慧去看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细小精微之处,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几句以精辟的语言点明了看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目来看,仅能得其外形;只有深入体察事物内部的结构,看到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这几句说明凡事应多想一想.多分析分析。

《天论中》
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礼让汰惨急。 刘禹锡名言

见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清俭:清廉俭约。律:约束。恩信:宽厚诚信。夷坦:公平坦荡。去:消除。群疑:公众的猜疑。礼让:礼貌谦让。汰:删去.惨急:严酷峻急。这几句大意是:以清廉俭约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以宽厚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以公正坦荡的胸怀去消除大家的猜疑,以礼貌谦让的作风去替代严酷峻急的行为。本名句可供论述培养优良的个人道德品质时引用,也可用以称赞某些清白、谦逊、仁厚、公正的人。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即要有所追求创新。

《问大钧赋》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九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后两句也可以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

《浪淘沙九首》
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唐·刘禹锡《天论上》。以:用。善取:由行善而获得。恶召:由作恶而招致。这两句大意是:幸福啊,可以用行善去获得;灾祸啊,可以由作恶而招致。人谁不希望幸福?谁不希望免祸?而祸福之得皆有其因,皆有其途。待人以善,人亦以善待之,就会获得幸福;作恶多端,人亦以恶相报,就会祸灾加身。作恶不会造福,行善不会致祸,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规律。这两句可用于劝诫人们行善戒恶。

《天论上》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徇(xùn迅):依从。弭(mǐ米):平息,消灭。谗诉:进谗言,毁谤。这两句大意是:竭尽真诚可以杜绝嫌疑猜忌,一心为公可以止息谗言谤语。提倡相见以诚,一心为公,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能做到“尽诚”、“徇公”,即使有了“嫌猜”,有了“谗诉”,也是可以消除的,现在仍可以作为待人处事的准则。

《上杜司徒书》
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嗤可以时久而息。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浮言:改有根据的话。嗤(Chī吃):讥笑。这两句大意是:对没有根据的话不用理它,事情久了自然会澄清;对众人的讥笑也不用理睬,时间久了自然会平息。为人应心地宽阔,旷达乐观,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冷嘲热讽,不必过多地计较。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能证明一个人的真伪。可以此二句说明有些事情无须辩解,只须让事实和时间说话即可。

《上杜司徒书》
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唐·刘禹锡《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巧言:谗巧的话。孤愤:耿直而不容于时的激愤。申:申诉。这两句大意是:谗巧的话易于得到人们的信任,耿直的激愤往往不容于时,难以申诉。谗巧之言多迎合对方的心意,曲意辩说,伪为心腹,所以容易使人相信;耿直的激愤往往愤世嫉俗,违背世俗的见解,常常不被理解,也难以申诉。这两句可用以说明要善于区别“巧言”和耿直之言,不可轻信巧言,而使耿直之人孤愤难申;也可用以抒发谗人得信而得势,好人受屈而难申的不平。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吠(fēi费):狗叫。连两句大意是:一只狗叫,许多狗闻声也跟着叫;人云亦云的人很多,辨清实情的人很少。~和《潜夫论·贤难》所引的古谚“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意思相同,都比喻一种社会现象:不辨真伪.随声附和。这种没有主体意识.也不辨真假虚实,人云亦云的盲从现象,实在令人深恶痛绝。

《上杜司徒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病树:诗人自喻。这两句大意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并作诗相赠。白颇为刘的遭遇抱不平。对此,刘在酬诗中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同时又不因屡遭挫折,仕途蹉跎而忧伤,思想相当达观。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用以说明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没落的事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规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积:累积。泽:水。这两句大意是:山由累积而高,水由累积而长。积累是量变的主要方式之一,勤于此,则山可高,水可长。学业亦如此,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可用于劝学。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千里之缪,不容秋毫。

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缪:通“谬”,错误。不容:不容许。秋毫;秋日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喻极细微。这两句大意是:不能容许有极细微的失误,以致酿成大错。开头一些细小的差错,会引起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俗语常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此意。所以凡事必须点点滴滴,一丝不苟,才能取得成功。可用于说明处事的态度。

《董氏武陵集纪》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唐·刘禹锡《天论上》。天:大自然。治:治理,改造。这几句大意是:大自然有能力生长万物,人有能力治理万物。《天论》是刘禹锡重要的哲学论著。他反对天命论,坚持天人相分说,认为天能生万物却不能治理万物,人为万物之灵,虽不能生万物却可以治理、改造万物,强调了“人”的重要性。

《天论上》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八音:古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乐器的乐声为八音,此处泛指音乐。这两句大意是各个时代的音乐与各十时代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时代对某些诗文评价的高低也有不同。诗文和音乐都是人们思想感情的流露,由于时代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品评标准自然也不相同。因而一切文艺作品都带有它所产生的时代的特点,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政治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句可供论述艺术与时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时引用。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唐·刘禹锡《何卜赋》。避(yāo妖):求得。本句大意是:时光啊时光,一旦逝去就再也不可求得了。时光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此名句采用拟人化手法来表现,显得生动活泼。行文中连用两个“乎”,如叙如诉,颇具情感;“去不可邀”更有人的情意寓于其中,似是面对一个一去不返的朋友。此句在诸多惜时名句中独具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何卜赋》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送周鲁儒赴举诗》
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发奸:揭发奸邪。峻:严厉。诛:惩罚。这两句大意是:要重重地奖赏那些敢于揭发奸邪的人,要严厉地惩罚那些欺下凌弱的人。奖善惩恶,实行法治,应注意到两点:一是要厚奖重罚,二是要奖励发奸之人,惩处欺下之徒。“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若是不痛不痒,不如不奖不罚。另一方面,只有奖励发奸之人,才能打击邪恶势力,树立正气;只有严惩欺下凌弱的人,才会有社会公道。此二句以精警的语言道出奖惩的公害,对实行举报制度不无参考价值。

《答饶州元使君书》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计熟:计划成熟。举:发动战争。这两句大意是:计划成熟,诸事安排稳妥,然后采取军事行动,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二句也是讲有备才能获胜。这个有备包括周密的谋划和诸事的安排。常言道:“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见《六韬·三疑》),稍有不慎,可能会全军覆没,因而战前必须多思多虑,谋划周密。战争又是实力的对抗,必须安排好后方,处理好各种关系,有充足的物质储备,才能一举获胜。

《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一。“三折”句:事见《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这两句大意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有时也难以识破敌人的诡计;多次折过胳臂的人,可以成为高明的医生。前句说:战争是复杂的,胜败难以预料,即使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也有难以识破敌人诡计的时候.“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便是这个道理,因而不可因一次胜负,便加以指责褒贬。反之,久病成良医。多次失败的将军,只要能认真总结教训,一样能打胜仗,因而不可轻视败军之将。可用此名句说明胜利者不要自满,失败者也不必泄气,挫折和失败能使人长见识,学本领。

《学阮公体三首》
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唐·刘禹锡《贺赦表》。网开三面:比喻宽大。危疑:有危害有嫌疑。许:允许。自新:自己改过。四聪:听闻广泛。瑕累:为小缺点所累。期:希望。这几句大意是:政策宽大。允许有危害有嫌疑的人改过自新;听闻广泛,使为小毛病所牵累的人能够得到录用。政策要宽大,一些有危害有嫌疑的人能够自己改过,就不要揪住不放。听闻要广泛,一些为小缺点所累的人希望被录用,就予以任用。这样就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充分发挥人才效用。

《贺赦表》
求硕画于庶位,虑遗材于放臣。

唐·刘禹锡《贺赦表》。硕画:宏大的策画。庶位:地位低下的人。遗材:遗漏的人才。放臣:被流放的臣子。这两句大意是:从地位低下的人中间征求宏大的策画,在被放逐的臣子中问考虑被遗漏的人才。这两句用于说明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才和智力,尤其要注意利用易于被忽视的阶层中的人才和智力。

《贺赦表》
弘爱人屈己之道,酌因时适变之宜。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贺除虔王等表》。弘:发扬,推广。屈已:克制自己。酌:斟酌,考虑。因时适变:随着时势适应变化。宜:事宜。这两句大意是:要发扬爱护他人、克制自己的道德,考虑随着时势而置鹰变化的事宜。作为人,在道德观念上,时时要爱护他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对于自己,要善于克制,不可总想着自已,膨胀自己的欲望。在处事方法上.要随时研究时势,适应时势,不断地有所变化,不可头脑僵化,墨守成规。这样,庶几可成成为一个高尚的、有才能的人。这两句话前句可用于处人,后句可用于处事。

《贺除虔王等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唐·刘禹锡《陋室铭》。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劳累身体。这两句大意是:没有音乐的声音来扰乱我的耳朵,发有官府的文书来烦劳我的形体。~二句写陋室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在作者看来.陋室生活好就好在没有丝竹钟鼓之声,没有官府的公务缠身。丝竹象征荣华富贵,案牍象征仕途烦劳。作者不羡慕这一切,安于淡泊、谧静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的志向和爱好。可以此形容闲适的隐居生活。

《陋室铭》
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这两句大意是:无论美人头上的首饰,还是王侯手中的金印,都是甩淘金者从河底无数细沙中淘滤出来的黄金制成的。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淘金妇女的劳动。诗人提取“美人首饰侯王印”这样两种富于典型意义的物象,有力地揭示出一个客观真理,即:所有的社会财富,包括作为统治者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标志的黄金,无一不是劳动人民亲手创造出来的。这样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对劳动者表示崇敬和同情,对不劳而获者表示不满.立意高而又富于形象性。可甩来颂扬劳动者的创造力,鞭笞统治者不劳而获的行径。

《浪淘沙九首》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边草:边塞的青草。拳毛:卷毛。盼(mian缅,:斜视。青云:指高空。这两句大意是:战马一想到边塞的青草便会不安地抖动浑身的卷毛,大雕瞥见蓝天上的青云就立即睁开惺忪的睡眼。战马怀恋塞外边疆的征战生活,因而一想到边草就激动不已;大雕依恋万里长空,因而望见流云就精神振作。这两句不仅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喻战士虽离开战场面仍然留恋征战生活的情怀,而且通过马、雕的“思”和“眄”,显示出一种潜在的,剧烈的力量,暗寓着只要一有时机,这些战士还会像骏马疾驰抄场、雄鹰搏击长空一样,重上战场,为国效命。这两句可用以渲染复员战士饱满的战斗热情,表现他们英武豪迈的精神面貌。

《始闻秋风》
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冬日晨兴寄乐天》。这两句大意是:头拉稀少了,责怪梳子过于尖利;年老颜色变衰,恨镜子太亮,照得太清楚了。此二句抒发了衰老之叹。清晨,作者梳头时感到梳子扎得头痛,不去自责头发稀少,反怪梳子太尖太利;照镜子时,看到自己老态龙钟的样子,恼恨镜子太明太亮,照得太逼真了。可以看出,诗人已经衰老,但又不愿正视这一现实。因为他思想上并未衰老,还希望在事业上、学术上有所前进。此二句形容年已老大,但又不希望自己年老的人的心理,写得很幽默。

《冬日晨兴寄乐天》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唐·刘禹锡《九日登高》。世路:人间处世之路,喻仕途。君门:帝王之门。这两句大意是:人间的处世之路像险峻的山河一样险恶,帝王之门笼罩着浓重的烟雾,仕途风波变化莫测。在封建社会,人心难测,处世艰难,而朝廷之上政治风云变幻,更如浓重的烟雾,深不可测,这两句以“山河险”,“烟雾深”来比喻处世之难,官场之险,令人惶恐,令人惊心。这种以物象表人情的方法可以学习。

《九日登高》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等闲:无端。这两句大意是:常恨如今的人心还不如这江水,无端地在平地上就掀起了恶浪狂澜。这首诗原诗为:“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诗人看到汹涌澎湃的江水,想起人生世事的艰难。在诗人看来,人心连江水都不如。江水遇到礁石阻碍才掀起惊涛骇浪,而人间世道较江水更为凶险,在“平地”上也能掀起波澜,令人防不胜防。此二句命意精警,比喻巧妙,颇具知名度,常用以揭示人心不古,世道凶险。

《竹枝词九首》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唐·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国家兴亡。人事:人之所为,人力。空:徒然。地形:险要地势。这两句大意是:国家的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山川地势的险要是不足凭恃的。~两句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也揭示了千古兴亡的真谛。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古,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借古讽今,发人深思,遂成千古警句。

《金陵怀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乌衣巷》。王谢:六朝时世家豪族中最有势力的两大家族,世居乌衣巷。这两句大意是:王、谢家族早巳是人去室空,昔时在他们家堂前盘桓的燕子,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本诗通过世家豪门的衰败,抒发作者对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原诗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末尾二句以鸟衣巷上空的飞燕已居住在普通百姓家这事实,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强调了今昔居民的不同,暗含对王谢世族衰败的感慨。语言浅显,含意蕴藉,读起来余味无穷,可用以抒发对沧桑变化的感慨。

《乌衣巷》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刘禹锡《石头城》。故国:故都,指金陵(石头城)。周遭:四周,指残破的城墙。空城:金陵在六朝时是繁华的都城,唐初废弃,二百余年来已成空城。这两句大意是:群山围绕故都,四周还存在残破的城墙;潮水拍打着已非京都的石头城又寂寞地落下。历史上,六朝均建都于金陵,且国祚极短。后代的文人骚客,多以金陵为题咏史怀古,总结历史教训。本诗也是如此,落笔便将读者带入苍莽悲凉的气氡之中,山川依旧,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就连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到它的荒凉而默默退去。诗人将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有凉意的潮声中写,更显出故国的没落萧杀,人事的凄凉坎坷,诗境浑厚、深远,充满了伤感的情绪,很为时人推崇。

《石头城》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句:指自东吴以来,人世又几度兴衰,东晋、宋、齐、粱、陈等建都金陵的王朝也都相继灭亡了。山形:指西塞山。枕:靠,贴。寒流:指深秋的长江。这两句大意是:人世多少回感伤历朝历代的盛衰兴亡,西塞山却依旧枕靠着寒凉的长江。西塞山是长江中流要塞之一,山锁洪流,形势险峻。在西塞山下,曾演出过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剧,孙吴、东晋、宋、齐、粱、陈相继更迭,兴建不久就走向衰亡。一个“伤”字,将作者对人事变幻的感慨和盘托出。人事变化的迅速,突出了大自然的永恒,“依旧”二字,不但写出西塞山是六朝兴衰的见证者,而且含有“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的意境,从另一个角度对前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西塞山怀古》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唐·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髭须:古人将唇上的胡须称髭,唇下的称须,泛指胡须。这两句大意是:眼下壮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你还是将白了的胡须染黑.去侍奉年轻人吧!米嘉荣是唐代著名歌唱家,诗人在此诗中说:“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作品借劝慰米嘉荣,抒发自己辛酸的愤世之情;表面上是诚恳地进行劝告,实含对世事犀利的嘲讽。诗句于正中见反,于平和中见激荡,能使人体会到诗人的委屈和苦闷,更能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可用以讽刺社会上对老年人不尊敬,或抒发不为社会重视的苦闷。

《与歌者米嘉荣》
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酬思黯见示小恢四韵》。兵符相印:指将相之职。洛水嵩云:洛川之水,嵩山之云,泛指洛阳山水。这两句大意是:无心迷恋高官显位,一心想游览洛阳山水。这首诗原诗为:“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追呼故旧连育饮,直到天明兴未阑。”诗作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归隐的理解和支持。~二句说卿相之尊,将军之威均不值得留恋,因为伴随着权势、地位而来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远没有归隐于江河湖海之上,游历于名山大川之中愉快、省心。诗句在闲适选观中流露出愤世嫉俗、厌恶官场之情。

《酬思黯见示小恢四韵》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刘禹锡《春词》。中庭:庭院中。玉搔头:即玉簪。这两句大意是:走到庭院里数着花朵,蜻蜒飞上了她的玉簪上。这首诗写一位宫女新妆匀面下楼待幸,结果希望落空。她心灰意懒,无事可做也无心去做什么,只想极力排遣心中的孤独和烦恼。她在百无聊赖中漫步踱到庭院花丛,下意识地数起花朵来。她久久地伫立花丛,致使蜻蜒把美丽的她也误认作花朵,竞轻轻落到她的玉搔头上。诗贵含蓄。~两句不仅巧妙地暗示出她的惊人美丽,伫立花丛充花可以乱真;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她孤独、凄凉、无望、失神的心理状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使读者咀嚼之后,品尝到“味外之旨”,可谓神来之笔。

《春词》
朝来入忘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这两句大意是:早晨,秋风吹到庭树之间,羁旅他多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这首诗写因秋风起,雁南飞而引起孤客的思归之情。全诗是:“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吹来,只要不是聋子,每个人都可同时听到,为什么孤客偏能“最先”听到呢?因为羁旅行役的客子,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故秋风初至,便最先感知。“最先”二字把旅情归思巧妙的暗示出来,于曲折中见深意,含蓄不尽。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感情,可以作参考。

《秋风引》
东边日出西边南,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晴,与“情”谐声双关,这两句大意是:东边太阳出来.西边还在下雨.说是没有晴天,却又有晴天。这首诗写一个浸沉于初恋中的少女的微妙心情。诗的前两句写她在柳条垂青的春江之滨.忽然听到从江上传来极为熟悉的歌声。心上人的歌声,似乎有意专唱给地听的、又似乎别无用意地信口歌唱。这捉摸不定的歌声,搅乱了她平静的心境,她不无怨恨地想道:你这个小滑头呀.就像晴雨不定的天气那样,“~”.这两句诗用民间情歌习用的谐声双关语,极其形象地表现丁陷入情网的少女眷恋、迷惘、敏感、猜疑、期望、等待而又忐忑不安的微妙心情。因其比喻生动,启人鞋想,民歌昧很浓,所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竹枝词二首》
花红昌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侬:我。这两句大意是:花红一时,转眼凋谢,多像郎哥的心意,流水无尽,永无绝时,恰似我心中的忧愁。这首诗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匹春水拍山流。~。”写一热恋中的少女觅山桃红遍,春水长流,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红花盛开,容易凋谢,就像那小伙子狂热炽烈的爱情,极易冷却消逝;而替悠流水,却像自已心底的愁思,尤尽无休,十分形象地传达出初恋中的女子对爱情既向往又忧虑的微妙心理。~两句比中有兴,比兴揉一,红花绿水既是眼中景,又是心中情。诗句清新活泼,富于民歌风味。

《竹枝词九首》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唐·刘禹锡《赠李司窀妓》。司空:官名,这里指李绅。浑:真,实在。闲事:平常事。苏州刺史:刘禹锡时任苏州刺史。过两句大意是:对于李司空来说是常常看见不足为奇,真正是平常之事,而我刘禹锡看后却柔肠为之寸断。据唐’代孟柴《本事诗·情感》云:“李绅罢镇在京,慕刘(禹锡)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李因以妓赠之。”剂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据此知这两句本是赞美歌妓及其歌唱,说李司空因常见常听故不以为奇,而刘禹锡心中却掀起了感情的波谰,引起爱怜之情。而“司空见惯”由此也成为一句成语,说明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赠李司窀妓》
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唐·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嶷(ni腻):高峻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恪守法令制度,主持正义,像高山一样不可动摇。以“秋山”比喻守法持正、刚直不阿的高尚品行,可谓形神俱似。可用来赞扬执法如仙的掌权人。

《司空奚公神道碑》
进退维谷,冰炭在怀。

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伎表》。进退维谷:前后都是深谷,形容进退两难。珠炭在怀:冰和炭两种不相容的东西同在心头,比喻心中矛盾、焦虑。这两句大意是:处境极其艰难,进退都有危险,因而心中十分矛盾,痛苦不堪。以“进退维谷”比喻艰危的困境,以“冰炭在怀”形容焦虑的心情,都很形象,可用来描写处于困境时的心情。

《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伎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指今四川、湖南一带,唐时因其地远离京城,被认为是荒僻之地,故称“凄凉地”。弃,被抛弃,此指被贬。这两句大意是:我被贬放外任二十三年之久,一直置身于凄凉的巴山楚水之间。可化用以表现长期遭迫害,远离家乡故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王浚楼船下益州.叠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晋武帝的水军将领。楼船:晋武帝为伐吴特制的大战船,方百二十步。益州:晋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市。金陵:今南京市,当年为东吴都城。王气:此代指东吴孙皓政权。千寻铁锁:指吴主于长江险要处设置的拦截晋军的锁江铁链。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长。沉江底:指王浚水军用大筏数十,上置火炬。遇铁链则燃火烧之,链断沉人江底。降幡(fan帆):表示投降的旗帜。石头:石头城(即金陵)的省称。这几句的大意是:王浚伐吴的战船从益州出发,金陵孙皓的政权便闻风黯然;锁江的千寻铁链被烧融沉进江底.一面降旗从石头城上高高伸出。~是刘禹锡著名七律《西塞山怀古》的前两联。短短二十八字.就把公元二八0年那场纵横数千里,历时五个月的晋吴战争的双方强弱、进攻路线、攻守方式、战争结局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四字,不仅写出胜利者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气势,也写出失败者闻风丧胆、土崩瓦解的形象;不仅看出孙皓的失败与他的灭亡相关连,其间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作者叙写史事,善于提炼和选择情节,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把一场战争几笔勾出,真不愧为大手笔。据说写此诗时有元稹、白居易、韦楚客在座,余人不得不为之叹服而辍笔。

《西塞山怀古》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这两句大意是:早晨清亮地吟唱在沾着露水的绿叶之下,傍晚愁苦地噪鸣在洒着夕阳的树枝之上。诗人在清晨和傍晚不同时间的蝉鸣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清晨凉爽,露珠莹莹,诗人由此而感到蝉的鸣叫也是清丽悦耳的,像是在歌吟一样。夕阳西落时分,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天气已经很热,令人烦躁,而太阳却仍然在照射着,不减余威,诗人由此而觉得蝉的鸣叫也充满着愁苦烦躁,像是在杂乱地吵嚷。这种融主观感受于客观事物的描绘方法应借鉴。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唐·刘禹锡《鹤叹》。这几句大意是:仙鹤的丹顶宜于上承红日,雪白的羽毛不染一点污泥,因为喜爱池塘故能久立水中,因为仰头望月故至深夜尚未栖息。前二句写仙鹤的“丹顶”和“霜翎”,从色彩上表现它的高尚纯洁;后二句写仙鹤“爱池”“久立”,“看月”未栖,从行动上表现它高雅的生活情趣。诗句善于准确地捕捉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成功地刻画出了仙鹤的艺术形象。可用来描写仙鹤,或借以寄托高洁的抱负。

《鹤叹》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白鹰》。喝杀:高呼。绿玉觜(zuǐ嘴):绿玉一般的鹰嘴。攒(zuān钻):通“钻”。玄金爪:乌金一般的鹰爪。擘(bāi掰):剖开,分开。这几句大意是:雄鹰疾飞而去,像是一个小点儿轻轻抛入云中,忽然又狂叫三声掠地而来,绿玉般的鹰嘴把鸡脑啄破,乌金般的利爪把兔心剖开。雄鹰的形象在这里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轻抛一点”,从视觉角度写其轻疾;“喝杀三声”,从听觉角度写其勇猛。高飞“入云”,低飞“掠地”,“攒”破鸡脑,“擘”开兔心,刻画真切,描写生动。可用来描写雄鹰捕猎之状。

《白鹰》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四。须臾:片刻。争:通“怎”。这两句大意是:城中艳开一时的桃花李花转眼间就凋谢净尽,怎似那倒垂的柳条能长时间地喷绿吐翠!显然,这里的“桃李”、“垂杨”都有比喻意义。此名句可用来讽刺那些争名争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赞美那些不求闻达,朴实无华,又能长期造福于人的人。对比手法可以借鉴。

《杨柳枝词》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常情猜。

唐·刘禹锡《扬枝词二首》其二袅娜(niáonuó鸟挪):形容草木柔弱细长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情(qiàn欠),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这几句大意是:浅黄淡绿的柳色映照着楼台,提前迎来了春光;只因柳树体态柔弱轻盈,显得分外多情,所以总是受到春风的猜疑。柳色“迎得春光先到来”的想象已颇为新奇,而后两句的拟人手法更显得别开生面。春风拂柳,柳姿婆娑,诗人想象那是一对情侣,女的活泼多情,男的因爱致疑,思致多么活泼!可用来描写杨柳。

《扬枝词二首》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峻节:端直的竹节,比喻高尚的节操。临戎:与敌人对阵。虚心:中空的竹心,比喻高士的虚怀。这两句大意是:那端直的竹节象征着与敌人对阵时的坚贞节操,那中空的竹心恰如礼贤下士的谦虚襟怀。将竹和高人的品格、情操作比,写出了竹子的精神。角度新颖,立意不凡。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袂(mèi妹):衣袖。浥(yì义):沾湿。这两句大意是:纤弱的柳条随风摇曳,仿佛少女挥袖与春天告别;一丛丛春兰沾满了露水,好像少女因惜别而泪洒罗巾。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弱柳、丛兰与春光依依惜别的神态。柳、兰无知,作者有情,正因为作者融情入景,才写出了如此动情的名句。可化用来描绘暮春季节花草树木的情状,借以抒发惜春之情,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可以借鉴。

《忆江南》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国色:本指在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此喻牡丹。这两句大意是:只有牡丹真正具有倾城倾国的美丽,花开时节惊动了京城。本诗是对牡丹的赞美。原作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诗人认为芍药过于妖艳,荷花缺乏真情,唯有牡丹,典雅庄重,雍容华贵,可称得起“国色”。诗句虽为赞美牡丹,但反映出唐人的审美情趣。唐人以女子丰满秾丽为美,这里以绝色女子与牡丹作比,更见花之美。此二句可用以赞美牡丹。

《赏牡丹》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二。假:借。委:托付。这几句大意是:轻轻地飞扬不凭借风力,轻轻地落下不委身大地。在晚春的晴空里撩乱飘舞,触发人无限的情思。以拟人的手法写柳花(柳絮)的轻姿神韵,惟妙惟肖。似有所寄托,又像没有什么深意,给读者一种朦胧的诗意美,含蓄隽永,任人品味。

《柳花词三首》
晴天暗暗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千去。

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二。暗暗:不明的样子。雪:指柳絮。柳花本为鹅黄色,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为柳絮。柳絮似飞雪如飘絮,在古诗文中柳花与柳絮往往不分。这几句大意是:晴天里却飘落起暗暗的雪花,似来送迟暮的春天归去。看似无意却又那样多情,到千家万家去告别,离恨依依。全诗无一句明写柳花而又处处都在写柳花,把柳花写得“道是无情却有情”。“无情”者,是它来催春,送春,似无怜春惜春之意。“有情”者,是它到千家万家依依惜别,流连顾盼,情意缠绵又像是个“情种”。作者把柳花人化了,诗化了,情韵无限。

《柳花词三首》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五。这两句大意是: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风景宜人;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觞,民情欢愉。此诗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两岸山花怒放,家家春酒满怀,一派融融的春意,生活气息很浓。可在表现农村风情,尤其是山村春色时借用。

《竹枝词九首》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满上头:开满山头。这两句大意是:红艳艳的山桃花开满了山头,一江春水轻轻地拍打着青山流过。此诗全诗为:“~。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形象,恋爱绐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当她看到眼前的景色,深藏内心的感情顿时触发,描绘出一幅山峦水依的图画。满山的山桃花怒放,像一团火,象征热烈的情感;江水拍山而流,使人想到水对山的依恋之情。两句诗在写景中蕴涵着女主人公的复杂情意,细腻微妙,富有魅力。

《竹枝词九首》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七。八月涛声:指钱塘江口的潮声。据传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海潮最盛。这两句大意是:八月潮水吼地而来,潮头高选几丈,触山之后又退回大海。诗人把潮水描写得似乎是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猛兽,它吼地而来,触山而退,活灵活现。可用来描写潮来潮退的景象。

《浪淘沙九首》
烟开鳌背千寻碧,日落鲸波万顷金。

唐·刘禹锡《迭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烟:指海雾。螯背:《楚辞章句》:鳌,大龟也。鳌背,指碧绿色的龟背状的波涛。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宽阔。鲸波:鲸鱼掀起的狂波,泛指海上巨浪。过两句大意是:海雾开处,龟背似的海波一望无际,千寻碧色;落日映照下的海浪万顷似金,广阔无边。写海上奇观,气势浩大,色彩绚丽,可化用以描写海上景色。

《迭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刘禹锡名言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九。这两句大意是:流水不息地淘去水中沙砾,前波未平,后波又起。两句在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之中寓有哲理意味。引用时可引申其义,如以“流水”象征进步力量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表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浪淘沙九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浪淘沙》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熔金:冶炼溶化的金子。这两句大意是:秋月映人洞庭湖心,湖中万顷层层叠叠的波纹在月光辉映下宛如溶化了的黄金。描写秋月映照于湖水之上,反射出金碧辉煌的光彩,万顷湖波恰似层层叠叠的熔金,这幅图画确实好看。可直接用来描写洞庭秋月,也可用来形容别处的水上月光。

《洞庭秋月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二。这两句大意是:在山明水净的清秋,夜里忽降一场轻霜,几树枫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山水明净清白,树色深红浅黄,以这两句吟咏秋色,不仅色彩浓淡有致,而且富于闲雅的情韵。可用于描写秋景。

《秋词二首》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刘禹锡经典语录

唐·刘禹锡《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扬八二庶子》。芳菲:花草散发的芳香。游丝:春天昆虫吐出的细丝,因其常随风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这两句大意是:野草闲花竞相开放,香气扑鼻;大地好像铺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游丝在空中撩乱飞舞,蔚蓝的天空好像罩上了一层碧色的绮罗。进两句写春光烂漫时的景象,以“红锦”比地,以“碧罗”喻天,形象非常优美。可用于表现盛春风光。

《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扬八二庶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秋词》
在此为美兮,在彼为蚩。

唐·刘禹锡《何卜赋》说明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美会转化为丑。

《何卜赋》
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答乐天见忆》
雷雨江山起卧龙。 刘禹锡名言
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天与人交相胜。 刘禹锡经典语录
天涯浮云去,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洗摧兰蕙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说之,推诚人自服。 刘禹锡名言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八月十五夜玩月》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砥石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 刘禹锡经典语录
人诚务胜乎天。

唐·刘禹锡《天论》务:致力。人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制服自然的。

《天论》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请阁下不要再弹奏前朝的旧曲了,听我唱已经翻新的《杨柳枝词》吧.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我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

《杨柳枝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刘禹锡名言
兰在幽林亦自芳。
空气恶浊的酒馆是罪恶的渊薮,能把贤人变成笨蛋!
教化之移人也如置邮焉。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经典语录
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春天树木的新叶催落了旧叶,奔腾的流水前波让位给后波。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比喻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的规律,启示人们支持新生事物。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白鹰》

《秋词》

《天论》

《鹤叹》

《春词》

《砥石赋》

《明贽论》

《秋风引》

《望洞庭》

《贺赦表》

《赏牡丹》

《何卜赋》

《乌衣巷》

《竹枝词》

《聚蚊谣》

《口兵戒》

《忆江南》

《陋室铭》

《石头城》

《问大钧赋》

《始闻秋风》

《金陵怀古》

《九日登高》

《答乐天见忆》

《上杜司徒书》

《和乐天鹦鹉》

《西塞山怀古》

《浪淘沙九首》

《柳花词三首》

《扬枝词二首》

《赠李司窀妓》

《洞庭秋月行》

《贺除虔王等表》

《董氏武陵集纪》

《与歌者米嘉荣》

《学阮公体三首》

《司空奚公神道碑》

《答饶州元使君书》

《酬乐天咏老见示》

《八月十五夜玩月》

《送周鲁儒赴举诗》

《冬日晨兴寄乐天》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酬思黯见示小恢四韵》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迭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

《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

《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伎表》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扬八二庶子》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刘禹锡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64452546.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