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当前位置:新学网 >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欧阳修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名言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档案资料: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名言 欧阳修经典语录 共收录欧阳修的名言152条

喜怒哀乐之动乎中必见乎外。《辨左氏》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朋党论》。同道:共同的道德规范。朋:结党,成群。同利:私利相同。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与君子以志同道合为前提结合在一起,小人与小人则因私利相同而勾结成私党。范仲淹曾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各为一党。”因此,君子结为朋党与小人结党营私不同,于国无害.不可禁止。

《朋党论》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朋党论》
小人无朋。《朋党论》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 欧阳修经典语录
敢道人之所难言。

见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道:说出。难言:不敢说的话。本句大意是: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可用来赞扬不惧风险,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人。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几终身而有成。

见宋·欧阳修《答李诩(xǔ许)第一书》。苟:如果。庶几(shùjī树基):也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差不多。这两句大意是:如果不自满自足,半途而废,估计可以终身兢兢业业,作出成就。自满自足,势必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成就尽付东流。只有永不满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才能作出一番事业来。有志者当以此为训,力戒自满。

《答李诩第一书》
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见宋·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形:这里指身体。长年:长寿。这两句大意是:经常活动身体的可得长寿,沉溺于安乐生活的会短命。经常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可以振奋精神,使浑身血脉顺畅,促进新陈代谢,故可延年益寿;安于逸乐,精神萎顿,身体疲软,血脉滞碍不畅,就会影响健康,招致短命。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健康长寿就要多活动,勤锻炼,不可沉溺于安乐之中。

《删正黄庭经序》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欧阳修名言

见宋·欧阳修《司门员外郎李公谨等蘑勘改官制》。这两句大意是:政令必须讲信用,法律必须要执行。政令若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了不算,何以取信于民?法律若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必须做到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这两句说明执法要严格,政令要取信于民。

《司门员外郎李公谨等蘑勘改官制》
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

见宋·欧阳修《酴醾》(túmí涂迷)。天香:特异的香味。鹅儿:雏鹅。这两句大意是:清明时节酴醾花散发出特异的芳香,它那玫瑰状的花朵像轻轻染上一抹鹅黄。酴醾,又名独步春、佛见笑等,属落叶灌木,花玫瑰状,白色,亦有浅黄者,初夏开花,烂漫可观,在百花中别具风采。~两句从正面写酴醾开花的时令、浓郁的香味和浅黄的花色。下面两句:“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取作浥罗裳”则以美人喜欢拿它浸润成香料洒在衣裳上,突出它的天香惹人喜爱。

《酴醾》
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

见宋·欧阳修《详定贡举条状》。取士:选拔人才。实:实际才学。术:技巧.艺术。这几句大意是: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一定要寻求有真才实学的人;任用人才的艺术,是能让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选才,要注重真才实学;用才,要做到人尽其才。这是人才学上的至理名言,无论古今中外,都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详定贡举条状》
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见宋·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太山:泰山,喻巨大的障碍物。疾雷:巨雷。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有所专注,有所追求,外界的一切都会置之度外,)泰山一样的障碍物会视而不见.破柱巨雷的声响会听而不闻。~二句并非宣扬唯心主义,而是强调人若有所追求.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产生强大的动力。这种力量,使你能战胜艰难险阻.能克服平时视为难以克服的困难,能产生坚定的信念与无穷的智慧,所谓“仁者之勇,雷霆不移”(苏轼《祭堂兄子正文》)就是这个意思。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或劝勉青年应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

《六一居士传》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修经典语录

见宋·欧阳修《别滁》。这两句大意是:我和平常与你们饮宴时一样开怀畅饮,尽兴而醉,不要教助兴的音乐奏出感伤的离别曲调。这是欧阳修滁州任满改知扬州时写的一首留别诗。全诗是:“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滁州吏民亲故设宴给太守送行,作者就要离开民俗醇厚、风景美丽的滁州了,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但诗人却以坦然自若的语言表达这复杂的感情,一扫凄恻愁怨的离别常态,使诗意余韵不尽。

《别滁》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宋·欧阳修《采桑子》却:反。空水:天空倒映水中。澄鲜:清新。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作者描写泛舟游颍州西湖时领略到的云水澄鲜而留连忘返的奇景妙趣。

《采桑子》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见宋·欧阳修《连处士墓表》。躬:亲身实践。信:取信于人。这两句大意是:事事带头去做,虽然不说话但能取信于人。事必躬亲,虽然不说话,但自己的行为本身已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和证明,所以能取得人们的信任;若只是夸夸其谈,指手划脚,却并不付诸实践,那么说得再动听人们也不会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信行不信言,这是一条规律。这两句可用以启示要取信于人必须亲自去做,而不能停留在空谈。

《连处士墓表》
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才,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薄其贫贱。

见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下位:地位卑下。弓马:走马射箭等武艺。山林之杰:隐在山林之中的人才。薄:瞧不起,这几句大意是:贤能而英豪的人士,不要以他地位卑下而受限制;有智慧而善谋略的人才,不必以骑马射箭的方法来考核他;隐匿山林的豪杰,不可因贫贱而瞧不起他。这几句用排比句式相连贯,增强语意气势,有力地说明对于人才不可以财富、地位相局限,也不可避其所长而试其所短。

《准诏言事上书》
照人无奈月华明,潜身却恨花深浅。 欧阳修名言

见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廓〕。潜身:藏身。深浅:偏义复词,此言浅。这两旬大意是:想会见情人唯恐被人发现,而月光偏又明晃晃地朗照着,令人无可奈何;想藏身在花丛里,又恨花枝太浅,遮不住身体。这首词写一个男子深夜赴恋人约会的情景。词的前几句是:“碧藓回廊,绿杨深院,偷期夜人帘犹卷。”意思是他蹑手蹑脚走过长满青苔的回廊,潜入绿杨阴翳的探院,躲躲内闪闪地来到她的窗前,看见帘子还卷着呢。加上下面几句词的心理描写,活脱脱地写出热恋中幽会的青年那种紧张急迫、小心谨慎的举止和充满喜悦又忐忑不安的心态。

《踏莎行》
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章;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章。

见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言:言辞,这里指文章。大:指题材重大,内容深广。文:有文采。章:同“彰”,明显,这里指流传久远。这几句大意是:文章所记载的题材重大而且有文采,它就会流传久远;文章所记载的没有文采而且内容肤浅,它就不会流传久远。这几句告诉我们,具有生命力的好文章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容深刻,题材重大;一是有文采,可读性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据此,学习写作者应从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上狠下工夫。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好树。秀:茂盛。繁阴:言树荫浓密。这几句大意是:春天,野花竞放,发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夏天,嘉树浓密,繁多的树荫给人们带来清凉;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水流清浅,涧石显现,这些都是山中一年四季的美景啊!这几句描写了琅邪山美景如画的四季,语言清新自然,读之使人能闻到沁人心脾的幽香,感到嘉树下的清静、凉爽,能体会出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的秋景,能想象出别有情致的冬季风光。用以形容山间四季景物的变化是再恰切不过了。

《醉翁亭记》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

见宋·欧阳修《陈公神道碑铭》。令:命令。率:统率。身先:自身走在前边,指身先士卒。这两句大意是:用命令督率别人前进,不如自身首先走在前边。这两句言简意贼,以战场上任何指示、命令都不如自己身先士卒更起作用的情况,说明了要求别人作到,必先自己作到的道理。可供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时引用。

《陈公神道碑铭》
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 欧阳修经典语录

见宋·欧阳修《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于》。资品:资历、品级。但:其是。材:才能。这两句大意是:用人不局限于资历和品级,只是择取有才能的。用人旨在发挥其才能,不能用资历和品级来限制,只要有才能,就大胆选择他。这两句对今天的任人选材仍有现实意义。

《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于》
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

见宋·欧阳修《魏梁解》。劝戒:规劝警戒。切:恳切。信:诚实,这两句大意是:对人心意深厚,其规劝警戒也就会恳切,说话诚实,话语就会善恶分明。只有对人用心深厚,劝戒才会苦口婆心,情意恳切;只有说话算话,话语才能分清是非善恶。这样被劝戒的人就会明白你的诚挚情意和良苦用心,乐意听取你的意见和劝告。

《魏梁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见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忧思操劳。逸豫:闲散安乐。这两句大意是:忧心劳苦可以兴建国家,安逸享乐却能自取灭亡。后唐庄宗最初励精图治,振兴国家,取得成功。后来安逸享乐,沉溺歌舞,导致亡国。作者总结了后唐庄宗由兴到亡的历史教训写了此文,论述了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为统治者提供鉴戒。~两句对仗整齐,说理深刻,揭示出客观规律,是箴言警语,发人深省。后多引来告诫执政者不要因为成绩和胜利而骄傲自满,最后导致失败的下场。

《五代史伶官传序》
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

见宋·欧阳修《为君难论上》。笃:深厚。这几句大意是:用人的方法是委任必须专一,信任必须深厚。“任之必专”,不可三心二意,心存疑惑;“信之必笃”,要坦诚恳切,坚定不移。这样所用的人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成就一番事业。这几句用于强调用人要专而不疑。

《为君难论上》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 欧阳修名言

见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滞:思想阻滞。达:通达。蒙:蒙昧不明。这两句大意是:对思想阻滞的人,要尽力开导使他豁达开朗;对蒙昧不明的人,要认真启发使他明白开化。欧阳修在这里提出了一条针对后进者的教育原则。对于思想阻滞、不明事理的人,教育者的义务不是嫌而弃之,而应是开而导之。只有使“滞者”、“蒙者”也能明达,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意义。此条句法整伤,把同一意思置于两句中稍加变更,对仗写出,不仅音节优美和谐,而且起到了强调主旨的作用。

《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见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翻新阕:谱写新的曲子。这两句大意是:且不要再给离歌谱写新曲,就这唱的一曲已叫人愁肠寸断了。这是欧阳修即将离开洛阳时在饯别宴上写的一首词,送行人是一个和他感情很深的女子。“离歌”指这次筵席上唱的送别之歌。这支新谱的歌比旧曲更使人伤感,直唱得离人愁肠寸断,所以词人恳切地叮咛不要再“翻新阕”了。可是这样就能使愁绪缓解么?非也。前句中的劝阻之辞,目的在于反衬“肠寸结”的深哀巨痛。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笔法。

《玉楼春》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这两句大意是:豹子死后留下美丽的毛皮,人死后留下美好的名声。与这两句意思相近的民间谚语还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等,都是强调人来到世上,应该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或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或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垂范后世。这样死后就能留下美名,让人们敬仰、怀念。本名句可供勉励青少年勤勉奋进,努力拼搏,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迹、留名青史时引用。也可用“强调人生在世,应该洁身自好,保持清白的名节,“留取丹心照汗青”。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有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征传》。素履:一贯的实践。成迹:一定的实迹。毁:诋毁。有信:真实可信。积年:多年。顿:立刻,一下于。亏:毁坏。这几句大意是: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办事有一定的实迹,即使有个别人诋毁,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现出来的品行,不会一下子就被毁坏。一个人的品行,是由自己多年的表现形成的,所以即使有个别人进行毁谤,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多年来在别人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不会一下子就被毁掉。为人要始终如一,步步积累,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品格在别人的头脑中有坚信不疑的印象。这几句可用于告诫人们要时时事事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可用于耻笑那些诋毁一贯品行高尚的人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

《新唐书·魏征传》
君子之为言也,度可行于己,然后可责于人。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淮议》卷第二。度(duó夺):估计。行于己:自己能做到。责:要求。这几句大意是:君子说话,首先要估计自己能做得到,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去做。要求别人去做的事,一定要估计别人能否做到,不可盲目地提出过高要求,所以要先以自己做尺度进行预测,可行于己再要求于人。俗云“要得公道,打个簸倒”,即有这样的意思。

《淮议》
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

宋·欧阳修《宦者传论》。这几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对于别人,如果见到他有一点优点,也要将其优点学习过来。有德之士应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优点长处,以完善自己的品格和学问。作者在这里强调了“之于人也”,表明学习对象是向所有的人,只要有可学习之处,就概不例外;“无所不取”表示学习的范围,是指无所不学,凡是善举,均应学习。~用以强调应谦虚好学,十分恰切。

《宦者传论》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左氏辨》。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使自身品德修洁。正:端正,此处用作动词。容:容貌仪表。这两句大意是:君子提高自身修养的方法是;对内,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对外,使自己的仪容整洁。判断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思想端正自是一个重要标准,而容貌仪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很难想象一个蓬首垢面、衣冠不整的人有很高的修养,因此现在提倡“五讲”、“四美”还有“仪表美’的一项。本名句可供论述培养个人优良品德时引用。

《左氏辨》
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

宋?欧阳修《论葬荆王札子》.俭葬:节约办丧事。节:节操。侈葬:葬礼奢侈豪华。这两句大意是:俭葬是古人的好节操,侈葬给古人带来坏名声。“薄葬”、“厚葬”之争由来已久。先秦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就提出“节葬”的主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值得后人学习和赞扬。可引用这些有益的古训,为当世侈葬者作为鉴戒。

《论葬荆王札子》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祭:祭祀。养:奉养。这两句大意是:死后供祭丰盛,还不如生前给以薄一些的奉养。人死之后,给他的供祭再丰盛,他也不能真正享受,徒然浪费财物;与其如此,还不如在生前给他即使是微薄一些的奉养,使他多享受一些人生的乐趣。这两句可用于反对祭祀的铺张,也可用于指责某些人对死者生前吝啬,死后却以厚葬丰祭来沽名钓誉的错误行径。

《泷冈阡表》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

宋·欧阳修《唐华阳颂》。苟:侥幸.这几句大意是:死和生,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怕死的人不能侥幸免死,贪生的人也不能侥幸苟活。人都有生,也都有死,生生死死,这是人世的规律,谁也不能除外,贪生也好,怕死也好,都不能侥幸以遂心愿。倒不如正视人生,不畏死,不苟活,心情坦然地度过一生。这几句可用于说明生死是人生的规律,贪生怕死是不足取的。

《唐华阳颂》
良医不能措其术,百药无所施其功。

宋·欧阳修《祭刘给事文》。措:安排。施:施展。功:功效。这两句大意是:疾病严重,连良医也无法发挥他的医术,各种药物都不能施展它们的功效。这是形容人已病人膏肓,无法挽救。可用来描写已无法医冶的病情,也可用来比喻不可救药的人。

《祭刘给事文》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忽徽:极细小的事情。本句大意是:祸患常常是由极细小的事情积累而成。极细小的事情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祸患常隐蔽在这些极细小的事情之中,久而久之由小到大,终于酿成大祸。本句可用于告诫人们警惕隐藏着灾祸的极细小的事情,及早加以防范。

《伶官传序》
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持重:谨慎,稳重。急:急于追求。近功小利:眼前微小的功利。这两句大意是:务必要保持谨慎稳重的态度,不要急于追求眼前微小的功利。功利有远近大小之分,两者相比,当然应追求长远的、宏大的功利。而目光短浅者,性情急躁者,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不顾长远的大利。要取长远的大利,就应有稳重的处事态度,不急不躁,长远谋划,循序而求。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办事要有稳重的态度,要有长远的、全局的打算。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审:考虑精细。力不劳:花费人力物力不多。这两句大意是:深思熟虑,设计得周密,虽出力不多.而功效倍增。有人办事,事倍功半;有人办事,事半功倍。之所以会有此巨大的差别,重要的原因在于事前能否深思熟虑,周密计划。滕子京“志大材高,名闻当世”。他贬官岳州,为救助舟民。“风波之恐,覆溺之虞”而兴工修筑“偃虹堤”。精心设件,精心施工,~,做到花费人力物力少而功效巨大。可见要办成任何一件事,必须作好准备,精心筹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偃虹堤记》
事不息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坏:败坏,此指后继者的废弃败坏。这两句大意是:干一项事业,不担心它不能成功,担心的倒是事业成功之后,因后继者的废弃而毁于一旦。兴办一项事业,兴办者往往是兢兢业业,齐心协力,因此不愁其不成功;而事业成功之后,后继者不知创业之难,以为唾手可得,赦容易疏忽懈怠,败坏事业。欧阳修借修堤之事说明:“~。盖作者未始不被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它告诫人们事业未成功时应当努力,成功后更应谨慎;创业者自当努力,继业者更应谨慎。否则,来之不易的功业,就会毁于一旦。

《偃虹堤记》
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

宋·欧阳修《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图:考虑。效:功效。责:求得。这几句大意是:担任任一工作,必定要考虑工作的成效;想要求得工作的成效,必定要用尽多的方法。孔子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则应谋其政;谋其政,则应考虑效益,考虑政绩,作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而要作到这一点,必须寻找好的方式方法,尽其所能,以求作好工作。可见这几句的根本在于“图其效”,关键在于“尽其方”。若没有“图其效”的愿望,则不会“尽其方”;也只有“尽其方”,才能“图其效”。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
功难成而易毁。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特制许公墓志铭》。本句大意是:任何事业都是成功难·毁坏易。此句指出事业成毁的难易关系。为什么难成而易毁呢?比如一棵大树,要数十年或上百年才能长成,而一柄斧、一把火刚在几小时内就能使之毁灭;千里长堤,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筑成,而一个蚁穴则可“使之全部崩溃。可“此句说明事业难成易败,劝人勤奋谨慎。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特制许公墓志铭》
巧辩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

宋·欧阳修《为君难论下》。纵横:议论广阔恣肆。可喜:使人喜欢听。讷(ně):语言迟钝。这两句大意是:花言巧语广阔姿肆,使人喜欢;忠言直语质实朴素,显得迟钝。欧阳修《为君难沦下》:“~。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也。”巧辩与忠言,给人的感觉有可喜与难听之别,这就须要听者心地明亮,从其实质出发.取忠言而弃巧辩。这两句用于告诫人们要善于区别巧辩与忠言,不要被巧辩者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为君难论下》
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宋·欧阳修《为君难论下》。谀(yú)言:谄媚、奉承的话。直言:正直的言论。这两句大意是:奉承的话顺从着人的心意而易于使人高兴,正直的话不顺耳而容易使人恼怒。诌媚的话往往迎合着人的心意而容易被人接受,正直的话常常与人的心意相违而不易被人接受,然而谀言多坏事,直言则于事有利。这两句告诫人们择言不可凭感情而决定取舍而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对悦耳之言要警惕,逆耳之言要听得进。

《为君难论下》
俚言巷语,亦足取也。

宋·欧阳修《小说类》。俚言:方言俗语。巷语:街谦巷议。这两句大意是:方言俗浯,街谈巷议,也值得采取。俚青巷语.属于下层人民的议论.在封建社会一向被轻视,认为没有什幺价值。而实际上,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意愿和好恶受恨,自有其价值在;至于其中那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议论,更是不可忽视,值得汲取。古代的采风制度和郑子产的不毁乡校,说明开明的政治家们是懂得俚言巷语的重要性的。这两句可用于表示下层人民的议论也大有可取的观点。

《小说类》
物极则反,数穷则变。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本论下》。物极:事物发展到极度。数穷:时运的尽头。这两句大意是:事物发展到极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时运穷尽时就会向好的方面变化。两句话说明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反面转化的哲理。还可用来鼓励人们的意志,提示人们即使身处最困难的逆境也不可灰心丧气,困难到了极点就会“否极泰来”,向好的方面转变,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日,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

《本论下》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

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良与邪恶的区别,像火与水一样无法相容。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可同炉,这是人所共知的。以此作比,说明善恶无法和平共处,要保护人民,就应铲除邪恶,恰如汉朝桓宽所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盐铁论·后刑》)。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根本对立,无法相容的道理。

《祭丁学士文》
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元行冲传》局:棋局。称迷:处于迷惑中。傍:旁。审:清楚。这两句大意是:下棋的人临局糊涂,在局外旁观的人则看得清楚。~两句亦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两句说明了生活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当事人往往因为从个人利害得失上考虑得多,看问题容易片面,反而糊涂不清;局外人因为不牵扯利害关系,看问题倒客观、全面,认识清楚,看得分明。此名句常用以比喻当事人不如旁观的人能冷静客观地看待事物。

《新唐书·元行冲传》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宋·欧阳修《秋声赋》。有时:到时候(指到一定节令)。飘零:凋零飘落。惟物之灵:万物当中,人特别具有灵性。《尚书·泰誓上》:“惟人万物之最灵。”这几句大意是:草木是没有感情的,到时候就会凋零坠落,只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大自然中是万物之灵长。《秋声赋》是一篇千古名赋、~几句借草木到秋天就要萧条零落,大地充满了秋的肃杀,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多艰、人生易老的感慨。故在~之后接着写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秋声赋》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本句大意是:学习书法,应当自成独立的一家之体。书法如同诗文创作一样,最贵独创。初学书法,当然应该临摹各种碑帖或模仿他人,但要在模仿名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才能自成一体,取得较高的成就。这句可供论述学习书法要力求能够独创一体。

《学书自成家说》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宋·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猊(ní倪):狮于。抉(jué决):挖。骥:骏马。这两句大意是:像发怒的狮子奋爪抉石,像干渴的骏马奔向水泉。~两句是唐代人形容徐浩书法的话。《新唐书·徐浩传》载:“(浩)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云。”徐浩工书,精于楷法,圆劲厚重,自成一家。当时人对徐浩书法的称赞,后被概括成“渴骥怒猊”的成语,用以比喻书法的笔力奔放遒劲,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

《新唐书·徐浩传》
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穷:穷迫潦倒。工:工巧,成熟。殆:恐怕。这几句大意是:人愈穷苦困顿,他的诗歌就愈成熟、巧妙。这并非说诗能使诗人穷困,大抵怀才不遇的诗人,心中都郁积着深广的忧思,然后发之为诗,写出难以描摹的孤愤感情,诗就工巧感人。~几句话后被概括成“诗穷而后工”的成语,和杜甫的“文章憎命达”同为传世名句。这种见解,和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是一脉相承的,对后世很有影响,引用率颇高。

《梅圣俞诗集序》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诗家:诗人。率意:任意,随意。造语: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斯:此。善:好。这几句大意是:诗人们虽然可以随意写作,但要创造出新奇的语言来仍是很困难的。如能作到命意很新颖,语言也往工巧,说出了前人从来没有说过的内容和语言,这才是最高超的。这几句虽然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适用于其它文学形式。可供引用说明在文学创作中贵在创新,力求在立意、语言、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所独创。

《六一诗话》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状:描绘。见(xìàn现):同“现”。这两句大意是:描绘难于叙写的景色,让读者觉得过景色像在眼前;含有表达不尽的意思,让读者感到在字面之外还有更深的涵蕴,引起无限遐想。虽然要作到~是极其困难的,文学史上只有那些最杰出的篇章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它又是历来的文人墨客穷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两句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描写精彩、寄托遥深时引用;也可用于赞美那些优秀的诗文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六一诗话》
诗出于民之情性。

宋·欧阳修《定风雅颂解》。情性:指真实的思想感情。本句大意是:诗歌出自于人们的真情实感。本名句可供引用说明不仅诗歌,时且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用于说明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都能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性格。

《定风雅颂解》
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信:真实,准确。文:有文采。表见(xiàn现):流传;“见”通“现”。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只有事实准确可信,语言富有文采,才能流传于后世。写文章。无非是为了记叙某些事件、论述某些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除小说、戏剧可以虚构之外,一般都要求事实准确,道理正确,感情真实。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能做到语言优美,富于文采,那么就可以被广为传诵甚至流传后世了。文学史上那些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的名篇,大多具有以上特点。而那些胡编乱造、违反常情、矫揉造作的文章,尽管也可能喧嚣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转变,便很快就湮没无闻了。因此,熟记这句名言,对于作家特别是初试写作的青少年,会受益不浅的,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铭者,所以名其善功以昭后世也。

宋·欧阳修《虞部员外郎尹公墓志铝》。铭:一种文体,常刻在器物上,大多为记颂功德之作。名:说出。昭:显扬,表彰。这两句大意是:铭这种文体,是用来记述人们好的功绩以显扬于后代的。铭是一种古代的文体,一般以昭示善功为内容,以锌刻于器物为形式,现代文中已经没有这种文体了。

《虞部员外郎尹公墓志铝》
史有三长:才、学、识。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刘知几传》。史:此指史家。长:专长,才能。本句大意是:修撰史书的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专长:才华、学问、见识。没有足够的才华,难以既概括简练又完整细致地记录历史;没有根深的学问,难以全面而真实地阐述社会各领域中的情况;没有很高的见识和忠于史实的品德,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解释历史,无所顾忌地直书历史,总结历史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因而说:~。本名句可供引用论述修史者必须县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品德。

《新唐书·刘知几传》
读书趋简要,害说去杂冗。

宋·欧阳修《送焦千子秀才》。趋:趋向,朝某个方向发展。冗(rǒng茸):烦琐。这两句大意是:读书以简洁扼要为上;烦琐冗杂的有害学说应该去除。此条为欧阳修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将自己的体验劝诚友人,以求切磋读书之道。名句表现出对简洁明快的追求。精粹圆通、要言不烦是古来读书人所追求的境界,而杂芜繁冗是历代文人之大忌。这种省净的传统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值得今天借鉴与继承。该名句在形式上采用相反相成的手法,一“趋”、一“去”,一“简要”、一“杂冗”,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使作者的观点在意义相反的词句的对比中更加突出,道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选焦千子秀才》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强学:努力学习。博览:统观各类书籍。这两句大意是:不懈地努力学习,统观各类书籍,足可“通达古今道理。这是用来评价人的德才学识的名句,而实际上又可作为历代治学者所追求的境界:强学博览,阅古通今。正因为如此,该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虽为誉美之辞,却也雅俗兼济,使人易于接受。足以显出造句者的工力。

《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宋·欧阳修《杂说三首》其三其:岂。息:停息。这两句大意是:有人格有思想的人,他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的停息吗?此条用一个反诘句,肯定“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但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种角度之后,使句子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发人深思,其效果比平铺直叙、正面强调更强烈,更使人心服。

《杂说三首》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渐(jian坚):逐渐感染。这两句大意是:要以高尚的道德使人民顺服,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使人民逐渐受到感染。对人民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淳厚的风习、高尚的节操去影响人民,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民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言外之意,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任何粗暴野蛮的硬性限制,都收不到好的效果。即使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这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也是少不了的。可借以说明加强正面教育的重要。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开其自新之路,诱于改过之善。

宋·欧阳修《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诱:引导,教诲。这两句大意是:对那些犯有各种错误或罪行的人,应启发他们悔过自新,引导他们走上改恶从善的道路。对于犯有错误,乃至犯有罪行的人应采取什么态度,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引导其改恶从善,悔过自新,这不仅是能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问题,而且牵涉到他本人的前途、事业及其家属的处境。欧阳修竭力主张应允许这些犯有各种过失的人悔过自新,不但允许,而且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重新生活的信心,走上新的道路。可借以说明应主动帮助在生活中跃了跟头、犯有罪行的人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宋·欧阳修《答祖择之书》。严:尊敬。这两句大意是:自古浩学的人必须首先尊重他的老师。老师有了尊严,儒家之道自然就有了尊严.此条强调师道尊严,只有教师有了尊严,他所宣讲的政治道理才能深入学生心田;政治道理注入学生心田,政治的权威才能真正的树立。这一番阐述,从大的方面入手说明尊师的重要性,是欧阳修在当时封建社会条件下向社会发出的呼吁,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在今天也仍有其借鉴意义。

《答祖择之书》
使为恶者不得幸免,疑似者有所辩明。

宋·欧阳修《春秋论下》。幸免:侥幸脱罪。疑似:有怀疑而不能确定。这两句大意是:(调查研究,严格执法)使为恶者不能侥幸漏网,案情可疑的得以明辨是非。调查研究,严格执法,是判案量刑的根本。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使为恶者不存侥幸,老老实实服罪认输;才能使疑案得到澄清,狱中无含冤受屈之人。此二句说明公平执法的必要。

《春秋论下》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春秋论下》。施:施加。小:细微之处。这两句大意是:法律是要施及于人的,因而即使是细微之处,也必须小心谨慎。法律非同儿戏,重则涉及人的身家性命,轻则涉及人的声誉财产,必须处之以公,即使细微处也得审慎,决不可等闲视之。可用以说明执法必须严明谨慎,

《春秋论下》
号令烦而不信,赏罚行而不当,则天下不服。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这几句大意是:号令繁多而无信用,刑赏过滥而不适当,将导致天下人的不满。号令者,天子之威也,繁而多变,令人难以适从;刑赏者,天子之权也,赏不当其功,罚不当其罪,无法奖一劝百,惩前毖后。这样就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欧阳修的名言可以促人思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取信于民;保持奖惩的严肃性,不滥不乱,各个社会、每个政府的执政者都应记取。

《准诏言事上书》
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虚:不切合实际。滥:无节制。这两句大意是:不能发出不切合实际的号令,不能无节制地实行赏罚。发号施令,是让下级服从执行,若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则下级将无所适从。欧阳修也说“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准诏言事上书》),可见号令不能随便发出,发出后部下就得执行,必须作到令行禁止。刑赏亦是如此,滥赏滥罚无以劝善惩恶,调理纲纪。故立法必须说一不二,执法切忌随意鲁莽。

《准诏言事上书》
法有明文,情无可恕。

宋·欧阳修《论韩纲弃城乞依法札子》。明文:明白的条文。这两句大意是:法律有明白的条文规定,违反了法规,情理上没有值得宽恕的地方,必须受到惩处。此二句是说:法律决不能徇私舞弊,既然有详密周严的条文,就必须坚决执行。《慎子·君臣》有“官不盲私,法不遗爱”之说,更何况情理上没有值得宽恕的地方。此二句可用来说明人犯了法,就应按法律规定受到惩处,不成为之说情,请求宽恕。

《论韩纲弃城乞依法札子》
言多变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频改:经常破动,这两句大意是:说话一会儿一变,则让人难以相信;政令经常改动,则让民众难以适从。这两句是说:法令必须有持久性、严肃性,立法行令,应严谨审慎,决不能令出多门,自相矛盾;更不能朝令夕改,变化无常。否则会造成百姓的疑惑心理和不信任感,使政令难以贯彻,也无从贯彻。

《准诏言事上书》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宋·欧阳修《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迁:向。远:离开,这两句大意是:法令,是用来禁止人民做违法的事,让人民趋向善良,远商罪恶的。法,就是国家制定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规则。它禁止人民作统治者认为不该作的事,鼓励人民作统治者认为应该作的事,以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的行动限制在统浩阶级的道德规范之中,若有越轨,就要绳之以法。

《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建立传》。这几句大意是:自古以来那些混乱衰亡的国家,都是维系秩序的法律制度首先崩溃,然后祸乱接踵而来。欧阳修著《五代史》时,有感于后汉郭威因一时喜怒而擅自更换大臣的史实,指出法制遭到玻坏,祸患必定随之而来,因为法制不存,必生偏阿;惩劝不明,风败俗浊;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励勇。风俗败坏,民心生怨,将相不肯出力,祸乱还能不生吗?这几句说明法律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不可恃权易法,随心所欲。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宋·欧阳修《准语言事上书》。这两句大意是:进攻敌人时,主要用智谋,而不是甩蛮力;用兵打仗时,要与敌人斗智而不斗谁的兵力多。此二句是说和敌人作战要斗智,而不在斗力。因为斗智才能施展领导者的军事才能,巧妙地战胜敌人,以最小的牺牲,夺取最大的胜利;可以此名句说明行军作战多用智谋的重要。

《准语言事上书》
劝农节用,均丰补歉。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汉高祖庙赛雨文》。劝农:鼓励耕作,发展农业生产。丰:丰年。歉:歉年,这两句大意是:经常鼓励农民努力耕作,扩大生产,并注意节约用度,以便匀出丰年的收成补充歉年的不足。由于种种原因,在农业生产中不能保证年年丰产。因此,在丰收之年,也要告诫农民不可麻痹,松懈,应继续努力耕作,节约用度,注意提防可能会出现的歉年,这样才能“均丰补歉”,有备无患。这两句可供引用论述积蓄、储备的重要性.

《汉高祖庙赛雨文》
去冗官,用良吏,以抚疲民。

宋·欧阳修《论御贼四事札子》。这几句大意是:去掉闲散无用的官员,任用贤良能干的官员,以安抚困苦的百姓。闲散无用的官员,与政事无补,徒然增加百姓的负担。罢掉他们。任用贤能的吏员,减轻百姓的负担,帮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安抚困苦中的百姓。

《论御贼四事札子》
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

宋·欧阳修《论军中选将札子》。人:人才。勤:认真。这两句大意是:并不是真的没有人才,且是寻掌不认真因而人才不来罢了。不要总认为没有人才,人才是有的,关键在于寻求人才的态度是否认真。态度认真,人感其诚,自会来归。这两句用予说明必须勤于寻求人才。

《论军中选将札子》
举将而限以资品,则英豪之士在下位者不可得矣。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资品:资历,品级。下位:地位低下。得:得到提拔使用。这两句大意是:举荐将领而以资历和品级局限,那么那些地位低下的英豪之士就不可能得到提拔使用了。选取将领要广开门路,不可以资历品级相局限,若处处论资排辈,眼睛只看有胡子的,那样那些地位低下的有用之才就会被埋没。这两句可用以说明选将或选拔其它方面的各种人才,要广开选路,不限资品

《准诏言事上书》
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材:才能。识:见解。这两句大意是:善于用人的人一定使有才能的人竭尽自己的力量,有见识的人竭尽自己的智谋。人各有其才识,善用人者能委以与其才识相应的职位,使他的智慧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乐意竭尽自己的才识而不他顾。这两句用于说明善用人者必使人尽其力。

《乞补馆职札子》
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

宋·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一端:某一件事。一路:某一方面。这几句大意是:治理天下的人,用人不止于某一方面,所以选用办事的人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这几句用来说明治理国家要选用多方面的人才,不可限于一格。

《乞补馆职札子》
思所以危刚安矣,思所以乱则冶矣,思所以亡刚存矣。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魏征传》。所以危:即危险的原因。这几句大意是:思考危险的原田就可以得到安全,思考动乱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大治,思考败亡的原因就可以得到生存。前车可以为鉴,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追思前代发生危险,产生动乱,国家灭亡的原因,总结历史的教训,作为当代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几句用于说明以前代发生的危机、动乱、破亡为借鉴,可以保持当代的长治久安。

《新唐书·魏征传》
下之用力着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

宋·欧阳修《原弊》。下:指老百姓。上:指当政者。这几句大意是:在下面的老百姓出力很勤快,在上位的执政者开支有节制百姓不遗余力的劳动,国家没有过分的耗费。欧阳修在《原弊》中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在封建社会,由于上、下之间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欧阳修的这种主张,通常是行不通的。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上下之间利害相通的时代,勤劳和节俭却应该成为“上”,“下”共有的美德,欧阳修的主张在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原弊》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作者自指。这两句大意是:“醉翁”的意思不在于酒醉,而在于山水使我陶醉啊。在原文中,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琅琊山水的喜爱之情。作者沉醉于琅琊山水,饮酒是为了给欣赏山水助兴,所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原本是欧阳修当时的真实思想。而这一表达当时具体思想状况的语句,却给人以哲理的启示:现实生活中。不是有许多语言和本意不尽一致的现象吗?于是,后人便直接借用欧阳修这两句话(有时只用前一句),来形容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施行为于此处而其真实目的却在彼处的现象。

《醉翁亭记》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横(hèng):狂暴。这几句大意是:暮春三月,狂风暴雨催促着春天离开人间;黄昏时分重门紧闭,也无法把春天匆匆归去的脚步留住。这几句写抒情主人公伤春惜春的心情。时届暮春,本来已是春归时节,一场风雨,更把春光扫落殆尽。那紧闭的重门可以阻挡人们出入,却挡不住春天归去。这里前二句为写景之笔,有节令,有时刻,有气候,有景物,画面十分鲜明:末句写主人公千方百计想把春天留住,却又无计可施,抒情色彩非常强烈。这几句情景交融,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刻画,使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辫恋花》[庭院深深]。乱红:零乱的落花。这两句大意是:含着眼泪问花,花不答语,零乱的落花远远地高高地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对抒情主人公惜春伤春的心理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刻画,是全词的高潮和结尾。这首词的上阕告诉我们,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禁闭在深宅大院中的女子,她的丈夫正在歌楼妓馆游荡,只有她独处深闺,对景伤情。此时,“雨横风狂”,春天匆匆归去,年华悄悄流逝,她无计留住生活中的春天,更无计留住生命中的春天,正因此,她难受得两眼舍泪。可是寂寞深闺,她的伤心事无人可以告语,于是才有“问花”之举,想从花儿那里寻找一些慰藉。可是那残留枝头的春花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住,哪能说出让她宽心的话!不仅如此,一阵风雨袭来,最后的几朵春花也坠落枝头,片片“乱红”飞过秋千,消失得无影无踪。可以想见,那“泪眼问花”的女主人公,此刻该是多幺寂寞,多幺伤心,盈眶的热泪早巳滚滚而出,沾湿了衣襟。这两句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深层心理,写花实是写人,景语实是情语。欧阳修的词以深婉为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辫恋花》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宋·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人情”句: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怀±,怀念故土。“飞鸟”句:《古诗·行行重行行》:“越鸟巢南枝”.意为南方的鸟依恋故乡,栖在向南的树枝上。这两句大意是人们都有很重的怀念故土的感情,就像飞鸟思念故乡的旧巢一样。这两句诗带有格言意味,可用于写思乡之情。

《送惠勤归余杭》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情痴:多情到痴心的程度。此恨:这里指离愁别恨。这两句大意是:人生自有痴心的多情人,这种愁恨与风花雪月等景物并无关连。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的词,上阕是:“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作者从此时此地深沉的离愁别恨写起,由抒情引申出一种人生哲理;这种哲理的表述,又使离愁别恨更为浓重。在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或则触景生情,或则融情入景,仿佛人的感情与客观景物有着必然的联系。欧阳修在这里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离愁别恨皆因痴情而起,与风花雪月并无关连。这就把主观的感情因索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两句哲理性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又大大增强了抒情的气氛。用哲理性的语言抒情,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写作手法。

《玉楼春》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wú吴):平旷的草地。这两句大意是:平野草地的尽头是春山,远行的人儿更在春山以外。这两句写思妇对远行人的思念。她登高望远,柔肠寸断,伫立终日,仍然不见远行人的踪迹。于是她强自宽慰,嘱咐自己“楼高莫近危阑倚。~。”意思是说:别再上楼去靠着那高高的栏杆痴望了,草原的尽头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远行人还在春山以外,怎么能够望得见呢?写思妇的情态心理,入木三分。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迎候旅客的馆舍,即旅店。这两句大意是:离家越远,离愁也越无穷,就像那连绵不断的涨起的春水一样。这两句写远行在外的征人的离愁。在一个“草熏风暖”的初春时节,这位征人由“候馆”走上了新的征程。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的妻子,走到哪里想到哪里。随着征程的延伸,离家越远,离愁也越深长,征程无尽,离愁无穷。作者把这种可感不可见的愁绪比作旅途中所见的春水,以春水之“迢迢”状离愁之悠远,以春水之“不断”状离愁之绵长。这个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离愁给以物化,使之具体形象,其意境显然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见《虞美人》)一脉相承,状写离愁时可以化用。

《踏莎行》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等闲:白白地。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南歌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元夜:即元宵节,从唐代开始就有观灯闸夜的风俗,又称“灯节”。这两句大意是:月儿爬上来柳梢头,情人约会在黄昏后。过两句写青年男女趁着元宵佳节进行幽会。在禁锢森严的封建时代,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爱情也显得特别甜蜜。“月上柳梢头”写幽会的时问和环境。明月初上柳梢,这对情人就迫不及待地相会了,显然,这是一个幽僻的去处,不在人众稠密的闹市,他们的目的也不在相约观灯。那十五的圆月,象征着他们美满的爱情;摇曳的柳丝,在古代诗词中也往往与爱情相连,南宋吴文英的《风人松》词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的名句。在这明月朗照、柳丝轻拂的黄昏,这对难得相会的情人有多少柔情蜜意啊!词句虽未涉及他们相会的情景,但在月、柳、人交相融合的温馨境界里,人的情意已经不言而喻。这两句词富有民歌风味。语言通俗而又含蓄隽永,后来成为人们描写男女幽会的习用语。

《生查子》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本句大意是: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的事情。这句挖苦高司谏不知羞耻。可用来嘲讽、痛斥各类寡廉鲜耻之徒。

《与高司谏书》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宋·欧阳修《纵囚论》。以:因为。苟:苟且,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枧死如归:出《管子·小匡》,意谓: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这几句大意是:宁可为义而死,决不苟且偷安,侥幸求生,而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欧阳修所说的“义”,当然指封建遵义,今天可借指正义事业。这几句可表现一种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视死如归”还充满乐观色彩,至今仍活在人们的文字和口语中。

《纵囚论》
广其学而坚其守。

宋·欧阳修《进曾巩秀才序》守:操守。本句大意是:学问应尽可能地渊博.操守应坚持不变。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子最重视的有两条:学识和品德。学识浅薄,则为同僚所轻;品德低下,则为士人所不齿。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将文人学子所崇尚的目标概括出来。作者殷切地希望曾巩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学识,“日异其括,岁增其智”(见臭兢《虚观政要·规谏太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作者还希望曾巩要有崇高的理想,坚贞的操守,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膝文公下》),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客观地说,道德文章,今天仍是评价一个学子的重要标准。故以此二句作为对亲朋好友的赠言或希望,均十分恰切。

《进曾巩秀才序》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己》。仕宦:做官。将相:封建社会最显贵的官职。这两句大意是:做官做到显赫的将军和宰相,富贵荣华而衣锦还乡。在封建社会里,金榜题名已是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幸事,至于官至将相,衣锦还乡更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或是向往地主阶级生话的人的最高理想。项羽就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话;《旧唐书·姜暮传》中,唐高祖也曾对官拜秦州刺史的姜暮说过“衣锦还乡,古人所尚”的话。所以欧阳修在本文中说:“~,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在封建社会人们能达到~的境地,可谓最大的荣耀了。这两句现在可借以讽刺或借以逗趣当了大官而在家乡人面前自炫的人。

《相州昼锦堂己》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宋·欧阳修《秋声赋》。这两句大意是:无数的忧患使人的心情感伤,无数的世事使人的身体劳累。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客观现实对人的摧折,对人事忧劳发出悲叹,明显地存在消极倾向。但是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也可看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深沉感慨。其铺陈渲染的手法,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可用来表达对人生和世事的感叹。

《秋声赋》
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

宋·欧阳修《六经简要说》。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言论,不因其多而为人所宝贵。妙论精言之所以为人所宝贵,在其“妙”,在其“精”,而不在其多。所谓“妙”、“精”,就是所言所论精警、敏锐、深刻、确切,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深思,能引人入胜,百听而不厌。这样的言论以少胜多,远比那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庸论冗言为人所贵。这两句多用于表示话不在多,而在于精妙,或用于称赞话虽不多,但很精妙。

《六经简要说》
利口伪言,众所共恶。

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利口:口齿厉害。伪言:假话。恶(wù务):讨厌。这两句大意是:口齿厉害,假话连篇,这是众人都讨厌的。利口伤人,伪言惑众,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可说假话,不可恶语伤人,以免惹人讨厌。

《论修河第三状》
辞穷理屈而妄说。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再乞诘问蒋之奇言事札子》。穷:尽。理屈:理亏。妄说:无根据地胡言乱语,本句大意是:理由站不住脚,被对方驳斥得无话可说,便索性毫无根据地胡言乱语起来。后人以“理屈辞穷”为成语,用来形容争论问题时讲不出道理,讲的理由又站不住脚,最后终于无话可说。

《再乞诘问蒋之奇言事札子》
自许太高,诋时太过。

宋·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自许:自己称许自己。诋(dǐ底):毁谤,时:时局。这两句大意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批评现实太过分了。石介在宋初勇于抨击时弊,尤其是对沉迷于佛教的思潮和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欧阳修对石介的这种评价,未必正确。今天可用来批评自命不凡、任意毁谤现实的人。

《与石推官第一书》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宋·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这两句大意是:一场小雨过后,粉翅犹腻的蝴蝶便又忙碌起来了,它们那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翅膀,好像粘上了暮霭霞光一般,闪着迷离、微弱的光亮。词人体物入微,用字造语准确精当。蝴蝶的翅膀是薄而透明的,翅上的粉沾上雨水之后,在烟光之中飞舞,就给人一种“腻”的感觉。一个“腻”字写尽了蝶的媚态,用词的精确,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望江南》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宋·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这几句大意是:才相伴着游荡的蜜蜂来到小院,又跟随着翻飞的柳絮过了东墙,经常是为花而奔忙。蝴蝶在中国往往被比喻作轻狂薄幸的男子。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游蜂”“飞絮”相伴。蜂与蝶被称为狂蜂浪蝶,飞絮扬花也都被喻为轻狂之辈,“长是为花忙”正反映了蝴蝶“天赋与轻狂”的本性。词句是咏物而不滞留于物,是咏蝶又是借蝶咏人,比兴兼用,使词句有了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可用于绘蝶,又可用于写轻狂的男性。

《望江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画眉鸟》。画眉:鸟名,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头有黑斑,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眉状,常活动于低密树林中,善鸣善斗,可以笼养。这两句大意是:面眉鸟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中随意歌唱,在高高低低的树枝间自由飞翔。这是一首托物寄怀的诗,~两句极写画眉鸟在大自然中自由欢畅的生活;接着笔锋一转,借关进鸟笼的画眉“不及林间自在啼”,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樊笼生活的厌恶。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借鉴。

《画眉鸟》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栊:窗格,也叫窗棂。这两句大意是:窗棂上帘子低垂,窗户外细雨蒙蒙,一双可爱的燕子,冒着细雨回到家中。原词是作者歌咏颍州西湖暮春景色的。此时,春风春雨,落花狼藉,飞絮蒙蒙,游人已经散去,笙歌之声也已不闻。此情此景,使作者“始觉春空”,心中浮起了一种寂寞、怅惘的感情。正在这时,他看到一双燕子冒着细雨比翼归来,顿时产生了一种亲切、温暖之感,心中的惆怅也一扫而空。结尾这两句的感情色彩,须要仔细体味。在古代诗词中,燕子与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晏殊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欧阳修有“双燕归来细雨中”之咏。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还常以“燕归来”比喻久别的亲人翩然而至,反映了一种温暖、亲切、愉悦的感情。

《采桑子》
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

宋·欧阳修《渔家傲》[叶有清风]。这几句大意是:绿叶在清风中摇曳,鲜花上挂着露珠,叶儿花儿茏罩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伴侣,白锦般的顶丝,红锦般的毛羽,引起了采莲女的嫉妒,把它们惊飞,不许它们长相聚。鸳鸯在荷花丛中成双作对地嬉戏,那情景引起了采莲姑娘的妒忌。诗人用清丽的彩笔勾画出优美的画面,用莲女的嫉妒反衬出鸳鸯侣的一往情深,蕴蓄着无穷的情趣。

《渔家傲》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宋·欧阳修《朝中措》[平山阑槛]平山:指平山堂,在杨州。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平山堂栏杆倚傍着晴空,由此远望,山色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前一句写平山堂傍空而立,极言其高;后一句原出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句颇富情趣,既可用来描写远山景色,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似隐似现、若有若无、缥缈恍惚的事物。

《朝中措》
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本句大意是:万花之中,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花”。此句颂扬牡丹的典雅、高贵、雍容、华美,是其它花无法比拟的,认为只有牡丹才够得上“花”的称号。这种对比,把牡丹放到了冠绝天下的地位,也反映了洛阳人对牡丹的偏爱。尽管洛阳有芍药、绯桃、瑞莲等等鲜花,洛阳人都不甚爱惜,把其它花都称为某花,唯独对牡丹则不名“牡丹花”,而直曰“花”。欧阳修认为“其意为~。”所以牡丹又称为“洛阳花”、“洛花”,享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盛誉。

《洛阳牡丹记》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霏(fēi飞)开:树林间的雾气消散。霏:云雾之气。云归:古人以为云是出自山中的,归,谓回到山中,指日落时分。岩穴:岩洞。暝:阴暗。这两句大意是:早晨太阳出来,树林间的雾气消散了,山林顿时晴朗起来;黄昏时云归日落,山林岩穴又归于阴暗之中。两句描绘出山林在朝暮之间阴晴晦明的变化,在对美景的赞赏之中,流溢出作者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心境。可用来描绘山林间朝暮晦明之变化。

《醉翁亭记》
芳草斜晖,水远烟徽,一点沧洲白鹭飞。

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斜晖:斜阳。沧州:靠近水边的地方。这几句大意是:无边芳草,几抹斜阳,远处轻烟淡淡,绿水浩茫,一只白鹭在岸边飞翔。前两句写景,格调幽闲淡雅,后一句点出白鹭,使画面增添了无限的动感。而白鹭翻飞其间,益显得芳草绿,斜阳红,远水碧,微烟青。这几句可用于描写白鹭,也可用于表现江南水乡景色。

《采桑子》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宋·欧阳修《秋声赋》。这两句大意是:秋风一旦降临,草挨到它就要桔黄变色,树碰到它便要凋零落叶。这两句形容秋风具有摧败花草,凋零树木的威力,它是大自然肃杀之气的象征。

《秋声赋》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南骤至。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秋声赋》。渐沥(xīlì西历):细雨声。萧飒(sà萨):风声。砰湃(pēngpài抨派):波涛声,砰通“澎”。这几句大意是:起初是浙沥萧飒犹如细雨凄风的声响,忽然间奔腾澎湃,如同波涛在深夜咆哮,又如狂风暴雨骤然袭来。由风而引起的秋声,无形无影,难以触摸。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把秋声初至到秋声大作的变化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变为可感的东西,从中也可以察知秋风由初起到劲吹的发展变化。

《秋声赋》
犟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

宋·欧阳修《渔家傲》[一派潺湲]。这几句大意是:抬头仰望,明月正从生满翠竹的岭头冉冉上升;低头俯视,一轮圆月却正在泉中随波荡漾,实在令人迷惑她到底在什么地方。景色有趣,写得也有趣,不难看出,作者对眼前景物饶有兴致,甚至观察时还带有几分稚气。可用来抒写舟中赏月的情趣。

《渔家傲》
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麦风凉。

宋·欧阳修《再至汝阴》。黄栗留:也叫黄鹂留,即黄莺。桑葚(shèn慎):桑树的果实,熟透后色紫红,酸甜可口。麦风:农历四、五月间麦熟季节的风。这两句大意是:黄莺歌声悦耳,桑葚酸甜可口,樱桃溜红发紫,麦风清凉宜人。两句写尽仲夏季节风物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重游的喜悦之情和亲切之感。可用来表现特定地区的仲夏景物。

《再至汝阴》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术葱茏而可悦。

宋·欧阳修《秋声赋》。绿缛(rǜ):绿草茂密。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两句大意是:绿草繁茂,欣欣向荣。树木葱茏,赏心悦目。这两句形容夏天草木竞荣争茂,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可用于表现夏景。

《秋声赋》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欧阳修名言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丰乐亭:在滁州(今安徽省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各紫薇泉上,为欧阳修所建。交加:此指树木枝叶交叉重叠,形成绿荫。这两句大意是: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重叠交错,山鸟在万绿丛中愉快地啼叫;和煦的春风在丽日下吹拂,片片飞红从枝头纷纷坠落。绿树掩映,山鸟啁啾,晴风荡漾,杂花乱飞,用以写暮春景色,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丰乐亭游春三首》
暮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旭日晴空,飘拂着几片淡淡的春云,勃勃的春草,点点的杨花,不时牵拂游人的衣襟。“惹”字、“拂”宇用得很妙,写出了春色依依,春意撩人的意境。应该学习诗人这种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更要学习诗人热爱自然的高尚情趣。

《丰乐亭游春三首》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丰乐亭:在滁州(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紫薇泉上,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春将老:春将暮。这几句大意是:丰乐亭畔青山红树,碧草无垠,春光将老,月色欲暮,多情的游客踏着亭前的落花流连忘返,诗人也为花落春残而惆怅不已。前二句写丰乐亭前之景,后二句抒游丰乐亭之情。山色青,树色红,草色绿,加上落花纷飞,丰乐亭风景如画。所以亭前游人来往不断,太阳已经西斜了还兴致勃勃,踏着落花不肯离去。从游人贪婪地游赏中,又透露出担心好景不长,春光难驻的恋春情思。

《丰乐亭游春三首》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

宋·欧阳修《浣溪沙》[湖上珠桥]。游丝:春天昆虫所吐的细丝,因在空中随风飘荡,故称游丝。萦(yíng迎):缠绕。这两句大意是:游丝当路飘荡仿佛要萦拦醉客,啼鸟隔着花枝鸣唱好像在呼唤行人。作者赋于游丝、啼鸟毗思想感情,仿佛它们有意要与人们结伴,共享美好的春光,这就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春光之中的情感。这两句可用于描写春景,或表现春色迷人。

《浣溪沙》
残雪压枝扰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经典语录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冻雷:寒雷。这两句大意是:桔树上虽有残雪压枝,但红桔犹存;二月的寒雷殷股作声,天气虽冷,而春笋已被寒雷惊醒,破土而出,即将抽芽。欧阳修贬官夷陵县令时,写给友人的七律《戏答元珍》,既写了山城的荒凉,也表达了客子之悲和于逆境中泰然处之的自勉之情,是一首情景交融之作。~二句写残雪犹在而春笋欲萌的初春景物,不仅反映了节气物候特征,而且诗句中蕴含着一番哲理,与唐人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趣,反映了作者对被贬的抗争精神和对前途的满腔信心。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是作者自感得意之作。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天涯:天边,这里指夷陵。这两句大意是:真怀疑春风不到我们这边远的山城来,已经到了二月,还未见到花开。这是欧阳修因主张政治改革贬为湖北峡州夷陵县令时,写给峡州判官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诗。这两句写地区节候的差别。我国地域辽阔,同是初春,气候和物象却大不相同。两句诗写出了夷陵山城的荒僻和冷落,在写法上先提出疑问,以引起读者注意,这就给人以突出的印象。倘若两句倒过来,先说二月山城未见花,再说怀疑春风不到天涯,就显得平庸了。

《戏答元珍》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这两句大意是:门外的积雪渐渐消融,群山不知不觉地披上了新绿;早春二月,暖日晴空,江畔的春花已竞相开放。两句写早春景色,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洋溢着生机,饱含着春意。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欧阳修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霜》

《杂说》

《淮议》

《别滁》

《原弊》

《辨左氏》

《纵囚论》

《玉楼春》

《辫恋花》

《画眉鸟》

《小说类》

《本论下》

《魏梁解》

《生查子》

《秋声赋》

《新唐书》

《朋党论》

《左氏辨》

《唐华阳颂》

《伶官传序》

《醉翁亭记》

《宦者传论》

《春秋论下》

《新五代史》

《戏答元珍》

《再至汝阴》

《偃虹堤记》

《为君难论》

《泷冈阡表》

《六一诗话》

《六一居士传》

《连处士墓表》

《洛阳牡丹记》

《祭刘给事文》

《祭丁学士文》

《答祖择之书》

《定风雅颂解》

《与高司谏书》

《六经简要说》

《准诏言事上书》

《答李诩第一书》

《陈公神道碑铭》

《详定贡举条状》

《选焦千子秀才》

《学书自成家说》

《准语言事上书》

《答李诩第一书》

《送惠勤归余杭》

《相州昼锦堂己》

《乞补馆职札子》

《梅圣俞诗集序》

《进曾巩秀才序》

《论修河第三状》

《删正黄庭经序》

《论葬荆王札子》

《汉高祖庙赛雨文》

《论军中选将札子》

《论御贼四事札子》

《与石推官第一书》

《丰乐亭游春三首》

《五代史伶官传序》

《唐崇徽公主手痕》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论韩纲弃城乞依法札子》

《虞部员外郎尹公墓志铝》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再乞诘问蒋之奇言事札子》

《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于》

《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

《除李端懿宁远军节度知澶州制》

《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

《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司门员外郎李公谨等蘑勘改官制》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特制许公墓志铭》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欧阳修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66093103.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