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作者:吴兢
吴兢档案资料:唐代史学家
吴兢名言 吴兢经典语录 共收录吴兢的名言55条
见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知:了解。诚;的确。这两句大意是:了解他人是困难的事,了解自己也的确不容易。知人难,自知也难。过多是由于人的复杂性和认识者的主观片面性造成的。所以能知人者是聪明,而能自知者则是明智。这两句可以告诫人们既要有知人之明,又要有自知之明。
《贞观政要·择官》见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审:精审,在文中是精简的意思。务:务必。省:减少。这几句大意是:使国家得到治理的根本,其在于精简;衡量人的才能高低授给相应的官职,务必减少职官的定员。这是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的话。作为政治家的李世民很懂得“官不必备,惟其人”的重要,因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所以他下决心精筒机构,裁汰冗员。在唐太宗的授意和亲自过问下,房玄龄等人把朝廷文武官员的总数严格限定在六百四十人以内,经唐太宗批准执行。过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精兵简政,提高了朝廷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困,而政府机构改革,删繁繁去冗,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吧!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见善思齐。从《论语·里仁》“见贤思齐”化来。齐,指达到同样的高度。庶:庶几乎,连词,表示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这几句大意是:见到好人好事就学习看齐,足以扬名不朽,听到别人指出过错就能改正,才能免犯大错。这两句勉励人们要“见善思齐”,“闻恶能改”,根有教育意义;但“扬名”之说不足取。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王诖语。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激浊扬清: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这两句大意是:除去坏人.奖励好人;憎恨坏事,好施善行。现在常以“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敢于抵制邪恶,勇于匡扶正义。嫉恶好善,即韩愈所说的“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的意思。
《贞观政要·任贤》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这几句大意是:作了而想叫人不知道。说了又想叫人听不到,这好比是闭着眼睛捕捉麻雀,塞着耳朵去偷钟一样。作者在这几句中,以生动的比喻说明“想叫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筒单的道理。然而生活中仍有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以为得计,其实这些人不过是“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之徒罢了。可以此劝诫人为人处事应忠厚老实,切莫自以为聪明。
《贞观政要·公平》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载魏征语。备豫:事先防备。不虞:意外。为:治。这两句大意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一个国家要想常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这两句可用于治国,也可单用前句泛指一般事务。
《贞观政要·纳谏》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克终:坚持到最后。这两句大意是:有良好开端的实在很多,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却十分少。这是贞观十一年魏征向唐太宗上的奏章中的两句话。魏征说:国君开创基业时,没有哪一个不是深切忧虑、谨慎行事而且德行显著的;当大功告成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减,可见~。此二句点出生活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善始者多,善终者少。为什么呢?国君创业时处在深切忧虑之中,能竭尽诚意对待下属,同心同德;一旦得志,就放情纵欲傲视他人,连亲兄弟也疏远得如路人一样,下属为苟免祸患,就虚假应付,离心离德,所以“能克终者盖寡”。这里讲的虽是“君道”,它揭示的道理却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贞观政要·君道》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这几句大意是:不是了解它困难,是实行它困难;不是实行它困难,是坚持到底困难。这是魏征给唐太宗上疏中所引的古语。魏征有感于太亲近年喜政奢侈放纵,不能最终保持俭朴节约的作风,上疏规劝说:古来帝王论治国推崇质朴敦厚,论人物贵重忠诚贤良,讲法度杜绝奢侈浪费,谈物产重视谷物布帛;开始时遵守这些原则而政治清明,天下稍定,大多违反这些原则而败坏社会风气,看来古语说的“~”是可信的啊!这两句古语揭示的哲理不仅对每个政治家,而且对每个人都有警诫作用。
《贞观政要·慎终》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这几句大意是:享乐不可极度,极度就变成悲哀;人欲不可放纵,放纵就变成灾难。乐与哀,欲与灾,是生活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当处于毫无节制的条件下,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成为灾难和悲哀。可用于劝诫。
《贞观政要·刑法》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这几句大意是: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小事不注意,发展成大事就不好挽救了。凡是大事,都不是骤然而起,而是由小事发展而来;小事不重视,马虎过去,大事也就不可救药,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警戒。这几句多用于告诫人要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以免铸成大错。
《贞观政要·政体》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魏徽上书。染:习染。这两句大意是: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就是说看人的一生能否育成就,能否作出一番事业,只要看他从小有何习惯,爱好即可得知。此话虽嫌绝对,未必科学,但自小养成的习惯、嗜好,对人一生的思维方法、世界观,工作态度等等均有重大影响则是可信的。可以此说明对儿童应及早加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切不可掉咀轻心。
《贞观政要·慎终》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这两句大意是人死不能复生,因此执法量刑时,尤其对判死刑的,应尽量宽大简约。吴兢说:“赏罚不可轻行”(《贞观政要·择官》).关系到生死的重刑,更是不可轻行。因此用法必须审慎,执法必须宽简,明察重据,以免出现差错。
《贞观政要·刑法》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阿(e婀):屈从。这几句大意是:奖赏不遗漏关系疏远者,惩罚不屈从于亲戚显贵,一切以公平作为规矩,以仁义作为准绳。刑赏为公,是执法者必须遵守的原则。韩非提出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有度》),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只有按照法律公平行事,对上对下一个样,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赏面前一视同仁,法律才能具有权威性,奖惩才会收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弥:更加。这两句大意是:奖赏惩罚不可以轻易施行,用人更要仔细地选择。此二句是说:刑赏是有关一-个人前途、声誉的大事,不能轻易使用。刑赏失度,或赏功不罚罪,罚罪不赏功,都将引起混乱,造成人们的不满。“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用人不当,国家政治、经济都会受影响,更不可不慎。此二句说明应慎用刑赏,慎于择官。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这两句大意是:奖赏和受赏者功劳相当,没有功劳的人就自己退后;惩罚与犯罪者的罪行相符,做坏事的人就会害怕。刑赏必须得当,才能达到刑赏的目的。因为奖赏和功劳相当,受将赏者心安理得,未受奖者心悦诚服,立小功者跃跃欲试企望再立大功,无功者羞愧自退。惩罚和罪过相当,受惩罚者低头服罪,为恶者魂飞丧胆,知情者举报,藏匿者发奸,社会才能得到治理。可见实事求是,刑称赏当,功莫大焉。可以此名句说明刑赏得当的重要性。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这两句大意是:惩罚与奖赏的根本,在于奖威人们作好事,惩处那些作恶事的人。此二句点出刑赏的本质同题是劝善惩怒。因为“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见荀悦《申鉴·政体》).而“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因而必须注重刑赏。
《贞观政要·刑法》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复:收回。这几句大意是:发布命令像身上出汗一样,一出来就收不回去了。常言说:军令如山倒。发号施令就得雷厉风行,坚决贯彻。如果法令颁布后不贯彻执行,或对有些人执行,对有些人不执行,或有人抵制反对,就修改甚至废止法令,将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因而令一发出,就像泼水一样,难以收回;又像汗出于体一般,一出而不复。此几句说明法令要坚决执行,不可朝令夕改。
《贞观政要·刑法》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本:致力于根本。这几句大意是:一切事情都必须致力于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几句现在可借以引用论述只有加强工、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的衣、食等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才能进而达到国富民强。也可借鉴这种先总体论述,再逐层强调的论证方法。
《贞观政要·务农》唐·吴兢《贞观政要·捧官》。这几句大意是:官员的任用,其才能如果不能胜任他们所负的职责,就像在地上画十饼子,只能看,不能吃。这几句可用来说明任官择佐需得其才的重要意义。
《贞观政要·捧官》唐·吴兢《贞观政要·崇懦学》。致治:得到治理。这几句大意是: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每一个方面的事务,各有其特殊性,要选择适合于处理这方面事务的人去主管,扬长避短,用得其才,就能把事务办好。反之,“用非其才”,弃长用短,任用官员错误,就很难把事务办好。这几句可借用来说明选择任用干部要扬长避短,用得其才。
《贞观政要·崇懦学》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人:辅佐的人。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天下,要以选择好辅佐的人为根本大事。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安定,大大小小各级官员负有重大责任,因为众多的事务需要他们具体办理。所选是贤能之人,就会办善事,给社会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带来好处;所选为庸人,无所作为,尸位素餐,就会耽误政事;所选为恶人,就会办恶事,给社会政治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官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不能不慎重。这两句可借用来说明选拔干部的重要性。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求备要求全美。取选取,采用。己长:自己的长处。格物:要求事物。这两句大意是:不以全美的标准击选取人,不用自日的长处去要求事物。人不可能能有缺陷,也不可能事事精通,所以选用人不能以十全十美为标准。我之所长也许正是别人之所短,而别人之所长也许正是己之所短,所以衡量人不能以己之所长求他人之所短。这两句用于说明看人用人不可求全责备,也不可以己之长求人之短。
《贞观政要·任贤》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注引《通箍》唐太宗语。人:有才能的人。这两句大意是:择官在于选得有才能的人,而不在官员数量的多少。~两句说明择官用人,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素质,而不在于人多。选得精明干练、德才兼备的官员,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一群冗官庸员,人浮于事,只能事倍功芈,把事情办糟。择官之道,古今一理。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魏征上疏。疵(cī):毛病,缺点。这两句大意是:小的善举不能移掩饰众多劣迹,小的毛病也不能妨碍人的高尚品德。人是复杂的,恶人也可能有某些善举,好人也可能干些蠢事。那么怎么评价一个人呢?应该看其主流。主流是坏的,即使他干些好事,也掩饰不了其邪恶的本质;主流是好的,即使干了些蠢事,也仍然是个好人。可以此二句说明看人应从本质上看,不应看其一时一事,而应看其全部的表现。
《贞观政要·公平》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板荡:《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两篇。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了国家。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社会动荡。诚臣:真诚为国的臣子。本句大意是:只有在臣家动荡变乱的危难时刻,才能识别出谁是真诚为国的忠臣。表述在危难时刻才能识别人的时候,可借用此句。后人还常用“天下板荡”来形容国事动荡,战乱不息。
《贞观政要·忠义》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唐太宗语明主:英明的君主。短:自己的短处。暗主昏庸的君主。护:掩盖,回护。这两句大意是:英明的君主总是想着自己的短处,所以更加明智;昏庸的君主总是掩盖自己的短处,所以永远愚昧。人经常想到自己的短处,不怕揭短,亮丑,才能更快地改变不足,变短为长,所以能越来越明智;如果总是护短,遮丑,那样短处就会永远存在,积短不改,人就越愚昧。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要不怕揭短才能越来越明智,护短只能使自己更愚昧。
《贞观政要·求谏》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以铜为镜:古人把铜磨亮作为镜子。这几句大意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帽;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亡替代;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得和失。这几句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理,使人易于接受,现在可用于说明要以历史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作为鉴戒。
《贞观政要·任贤》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道:道理,方法。这两句大意是:作君王的道理、方法,必须先保存百姓。~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恃臣说的话。有百姓才有君王,没有百姓也就无所谓君王。所以作君王的必须先使百姓生存下去,才能使自己存在下去。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与他行仁政,重人民有直接关系,这两句可用于劝导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和存亡。
《贞观政要·君道》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兢慎:小心谨慎。这儿句大意是:天下稍微安定下来,特别须要小心谨慎,如果因一点小安就骄暂淫逸起来,必定导致丧乱失败。唐太宗说:“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致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由大乱转为小安,就如病人初愈一样,仍须小心护理,巩固疗效,如果认为万事大吉,麻痹轻心.旧病复发,那就更加危险。
《贞观政要·政体》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魏征上疏。不理:不能治理。这两句大意是:没有永久动乱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治理的人民。这两句用于说明治国者如果没有治理好国家,应该在自身寻找主观原因,而不应在百姓身上寻找客观解脱。
《贞观政要·公平》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这两句大意是:文才与武略兼备,出去能作带兵打仗的将领,入朝可任佐君理政的宰相。王珪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任侍中,当时与房玄龄、魏徵、李靖、温彦博、戴胄等共同主持朝政,很受太宗的宠信。一次太宗让他品评、衡量一下自已,看比房玄龄等人哪个贤能。于是王珪就一一作了比较,谈到李靖时他说:“~,臣不如李靖。”现在人们多用“才兼文武”(又作“文武全才”、“文武兼备”)形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用“出将入相”形容文武全才的人物无论外出征战或入朝理政都身居要职。
《贞观政要·任贤》唐·李世民《贞观政要·择官》政治安定的根本在于选官用人。
《贞观政要·择官》唐·吴兢《贞观政要》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别做;想要别人不听到,不如自己别说。
《贞观政要》唐·吴兢《贞观政要》因:根据。审:详察,细究。掩(yǎn):抛弃。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弃其所短。
《贞观政要》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把自己的欲望服从人民的欲望的,他的事业必然昌盛兴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人民痛苦的,就必然会灭亡。
《贞观政要·俭约》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万机:指政务纷繁。一天处理上万件政务,靠一个人听断,即使再辛勤,也难以完全办好。
《贞观政要·求谏》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贞观政要·君道》唐·吴兢《贞观政要》礼,是用来确定亲疏的标准,判断疑惑不解的问题,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事理的是非的。
《贞观政要》吴兢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吴兢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69164186.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