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非一:不止一种。好(hào浩)色:喜爱女色。这两句大意是:损伤性命的事情不止一种,而喜爱女色的人必然短命。
世上伤害性却的事情固然多种多样,都须防止,而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必然带来死亡。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云:“臣闻好兵犹好色也。~;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文中以好色比喻好兵,说明好色导致身亡,好兵导致国破,发人深省,有振聋发聩之效,比喻也很确切。~两句现多于警戒好色。
名言作者:苏轼
苏轼档案资料:北宋文学家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好色的名言13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硝焰:火焰。这两句大意是:酒就是烧毁身体的火焰,女色就是切割人肉的钢刀。饮酒过量伤身,就像火焰烧毁人的身体;女色过度亏身,就像钢刀切割人的肌肉。酒色过度有害,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因为它不是明显地直接地显示出来,所以人们往往不能清醒地控制自己。这两句运用比喻,把无形的、慢性自杀的危险,通过形象予以有形的、明白的揭示,就更能起到警世的作用,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学习。这两句可用于警诫人们不可酗酒好色。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非一:不止一种。好(hào浩)色:喜爱女色。这两句大意是:损伤性命的事情不止一种,而喜爱女色的人必然短命。世上伤害性却的事情固然多种多样,都须防止,而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必然带来死亡。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云:“臣闻好兵犹好色也。~;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文中以好色比喻好兵,说明好色导致身亡,好兵导致国破,发人深省,有振聋发聩之效,比喻也很确切。~两句现多于警戒好色。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本站共收录苏轼的名言301条
见宋·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本句太意是:地位低下的人,言论主张常常不被重视。此名句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等级社会中,人所起的作用与其所处的地位成正比。地位越高,说话越起作用,甚至奉为金口玉言,金科玉律;地位低下的人即使有真知灼见,也往往不被承认。《后汉书·孟尝传》“身轻言微”与~意同。现多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地位低,说话没分量.也可用以反映一种不正常的待人态度。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宋·苏轼《与孙运勾书》。至言:至理名言。本句大意是: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话语,不多而意明。话不在多,而在意明理明,至理名言多言简而意赅。本句可用于强调语言要精要,也可用于称赞精辟简要的语言。
宋·苏轼《方山子传》。本句大意是:把金钱视为粪土一样,随意挥霍。~与“挥金如土”义略同。可用来形容不看重金钱的人,也可用来批评挥霍浪费的行为。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mingju/134458905316531.html
推荐成语大全
苏轼好色名言内容: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