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颜之推改正错误名言

名言内容: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名言解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被齐帝任命为平原太守。平生著作颇多,现存《颜氏家训》二十篇,《还冤志》三卷。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代表作《颜氏家训》中提出: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名言出自: 南北朝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名言作者:颜之推

颜之推档案资料: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改正错误的名言13条

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惮(dàn旦):害怕。本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正因为人不能无过,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这些有益的古训,后人自应牢记。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善之端而止之也。

宋·王安石《礼乐论》。迁怒:指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隶者己:指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诸,之于。贰(èr二)过;同样的错误犯第二次。端:开头。这几句大意是:不转移怒气,就要在自己身上寻找原音;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要在错误开始的时候就制止它。“不迁怒,不贰过”本是孔子赞扬颜回的话,认为这是~种难得的修养,王安石在这里进一步作了阐发。他认为,要做到“不迁怒”,就要勇于反躬自省,在自已身上寻找致怒的原因;要做到“不贰过”,就要将错误克服在发端之时。前者要求人们善于自我检查,后者要求人们勇于及时改过,可引以自勉,,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礼乐论》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被齐帝任命为平原太守。平生著作颇多,现存《颜氏家训》二十篇,《还冤志》三卷。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代表作《颜氏家训》中提出: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宋·苏轼《上皇帝书》。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上皇帝书》

点击查看更多 改正错误经典语句

本站共收录颜之推的名言28条

婚姻勿贪势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篇》。本句大意是:婚姻不可贪图高攀权势之家。在阶级社会,结婚往往不单纯是男女双方的情爱之事,在很大程度上又带有政治或经济上的因素。为了结成有权有势的亲戚关系,有些人贪图攀龙附风,光想往高枝儿上栖,殊不知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常常使自己丧失家族的尊严,也给家庭生活带来无穷的后患,既得不到幸福,也不会有真正的爱情。本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可以婚姻作为高攀势家的手段。

巧伪不如拙诚。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父不慈则子不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学者,贵能博闻也。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点击查看更多 颜之推经典语录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mingju/134459175623784.html

推荐成语大全

颜之推改正错误名言内容: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