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安乐的成语 关于安乐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安乐的成语74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安乐窝 |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出处: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 |
安富尊荣 |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 |
安居乐业 |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
安危与共 |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
大慈大悲 |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 |
低唱浅斟 | 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
出处: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 |
低唱浅酌 | 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酌,莫待他花残月缺。” | |
地上天官 |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
丰亨豫大 | 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
出处:《周易·丰》:“丰亨,王假之。”《周易·豫》:“豫大有得,志大行也。”《朱子语类》:“宣政间有以夸侈为言者,小人却云当丰亨豫大之时,须是恁地侈泰方得,所以一面放肆,如何得不乱。” | |
风调雨顺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
国泰民安 |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
欢忭鼓舞 |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
欢呼鼓舞 | 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
欢呼雀跃 | 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
出处: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 |
欢天喜地 | 形容非常高兴。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 |
欢欣鼓舞 | 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
欢欣若狂 |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出处:吴玉章《辛亥革命·一》:“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 |
极乐世界 | 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
出处:《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 |
开眉笑眼 | 高兴愉快的样子。同“开眉展眼”。 |
开眉展眼 | 高兴愉快的样子。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 |
劳逸结合 | 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
麦穗两歧 |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
麦秀两岐 | 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
麦秀两歧 |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
满脸春风 |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 |
满脸春色 | 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
出处: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 | |
满面春风 |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
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
眉飞色舞 | 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余荩臣一听‘明保’二字,正是他心上最为关切之事,不禁眉飞色舞。” | |
眉飞眼笑 | 形容非常高兴。 |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解放啦!’” | |
眉花眼笑 |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 |
眉欢眼笑 |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
出处:清·李渔《意中缘·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 |
眉开眼笑 |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 |
民安国泰 |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
民安物阜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出处:明·朱有燉《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 |
民康物阜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出处:明·朱有燉《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 |
民熙物阜 |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
千仓万箱 | 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
出处:《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 |
穰穰满家 |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 |
十风五雨 |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
十雨五风 |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
出处: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 |
时和年丰 |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出处:《诗经·小雅·华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 |
时和岁丰 |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
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 |
时和岁稔 |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
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 |
世外桃源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 |
手舞足蹈 |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
岁丰年稔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
出处: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 |
岁稔年丰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 |
涂歌里咏 |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
涂歌邑诵 |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
五谷丰登 |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 |
五谷丰熟 |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出处:《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 |
物阜民丰 |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喜不自胜 |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 |
喜眉笑眼 | 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
喜气洋洋 | 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
喜形于色 |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 |
先忧后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世者后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祥风时雨 |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
心花怒发 | 犹心花怒放。形容极其高兴。 |
心花怒放 |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
心满愿足 |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 |
新昏宴尔 | 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同“新婚燕尔”。 |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 | |
眼开眉展 | 形容极度高兴。 |
出处: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 |
眼笑眉飞 | 形容极度高兴。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 |
宴安鸠毒 |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
出处:《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 |
扬眉吐气 |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
雨顺风调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
悦目娱心 |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
凿饮耕食 | 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
出处:汉·王充《论衡·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 |
重熙累洽 |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
出处: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 |
喜跃抃舞 |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
出处:《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 |
瑞雪兆丰年 | 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
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9481936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安乐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