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王诖语。
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激浊扬清: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这两句大意是:除去坏人.奖励好人;憎恨坏事,好施善行。
现在常以“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敢于抵制邪恶,勇于匡扶正义。嫉恶好善,即韩愈所说的“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的意思。
名言作者:吴兢
吴兢档案资料:唐代史学家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惩恶扬善的名言2条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彰:显扬。瘅(dan淡):憎恨。端:发端。这两句大意是:表彰显扬美善,憎恨邪恶.是王道教化的开始。此二句点出惩恶扬善与王道教化的关系,在作者看来,要实行王道教化,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从惩恶扬善着手。不惩恶,坏事成风,恶人气焰嚣张,社会必然混乱不扬善,正义得不到伸张,好人得不到鼓励,社会就谈不上治理,自然也谈不上王教。此名句可借以说明治理社会环境,改善社会风尚的重要性。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王诖语。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激浊扬清: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这两句大意是:除去坏人.奖励好人;憎恨坏事,好施善行。现在常以“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敢于抵制邪恶,勇于匡扶正义。嫉恶好善,即韩愈所说的“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的意思。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本站共收录吴兢的名言55条
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板荡:《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两篇。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了国家。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社会动荡。诚臣:真诚为国的臣子。本句大意是:只有在臣家动荡变乱的危难时刻,才能识别出谁是真诚为国的忠臣。表述在危难时刻才能识别人的时候,可借用此句。后人还常用“天下板荡”来形容国事动荡,战乱不息。
唐·李世民《贞观政要·择官》政治安定的根本在于选官用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载魏征语。备豫:事先防备。不虞:意外。为:治。这两句大意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一个国家要想常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这两句可用于治国,也可单用前句泛指一般事务。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mingju/134458900816410.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吴兢惩恶扬善名言内容: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